
出版社: 中国华侨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19.52
折扣购买: 寻光而去
ISBN: 9787511375001
那棵老榆树 离开故乡已有30多个年头了,由于年深日久,故 乡的人事林林总总大都忘记了。但有一抹让我挥之不 去的剪影就是古宅门前的那棵老榆树。 由于工作原因,不足20岁,我就离开了故乡,离 开了那棵与我朝夕相伴的老榆树。在那“家有二斗粮 ,不当孩子王”的年代里,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教育 ,到几十里地之外的一个小镇上教书。在此后的岁月 里,古宅虽经几次修缮,几易其主,但那棵古朴的老 榆树却如同一位被人遗弃的浪人依旧孤零零地立在那 里,历尽了故乡小屯的沧桑。 这种树,并非什么名贵的树种,它耐寒耐热,耐 风沙耐干旱,能适应各种环境生长,具有极强的生命 力。在东北地区,村落旁,各家房前屋后,沟边壕沿 ,多有种植,可谓随遇而安。 据当地老人们讲,古宅门前的这棵老榆树并非谁 有意种植,而是在母亲生我的那天早晨,父亲在门前 用树枝夹围栏时无意存活下来的一棵。此后,家人谁 也没有注意它的存在,它是无声无息地将自己保留了 下来,如此枝繁叶茂,树影斑驳。这正应了那句“有 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俗语来。 这棵树,小时候无人浇水施肥,无人剪枝,冬天 也无人给它包上一块棉布暖暖身子,仅仅靠着老天爷 的恩赐,任其自然生长。几年后,居然碗口粗细,与 此同时,它就富有了生机,富有了活力,自身的价值 也就逐渐地凸显了出来。 春天,万物复苏。一群群北归的燕子蹲在这枝头 上摇头摆尾,“喳喳”地叫着。家里养的一只抓耗子 的大狸猫闻听早就冲出家门,“噌噌噌”爬上这棵树 ,探头探脑地窥伺着这枝头的燕子。妈妈生怕这燕子 被猫捕捉住吃掉,推门将燕子轰走,让猫空喜一场。 然后,再将自家的被子或放在柜子里的衣物掏出来, 挂在树杈上拍打、晾晒。屯中胡栓、常保、锁住等和 我一般大的小伙伴也时常跑过来,扑扑屁股下的杂物 ,围坐在树下,玩着那“扒尿炕”“走五道”“憋死 牛”等老掉牙的游戏。凡此种种,都得益于这棵树, 为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家小院注入了新的活力 ,更增添了几分生气。 每逢夏日,树上墨绿的叶子犹如枝条上伸出的一 个个小巴掌,展示它的生命力。中午,炙热的阳光下 ,硕大的树冠将一抹绿荫投放在小院上。左邻右舍, 刚吃完午饭的老人们,三五成群地凑到这里来,有的 叼着旱烟袋,一边有滋有味地吸着旱烟,一边打牌; 有的一边用火柴梗剔着牙,一边唠着家常,讲那家长 里短老掉牙的故事。这些人或坐或卧,或蹲或躺,无 拘无束地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屯子里的一些小伙伴们 ,中午没占着地方,晚上连作业也顾不上做,扒拉一 口饭老早聚拢来,将竹竿粗细的麻绳两头拴在树杈上 ,绳子中间放上一块木板,一个个有说有笑,优哉游 哉地荡起了秋千,尽情地享受着生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