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通营消(移动互联网思维下的消费与创业)

互通营消(移动互联网思维下的消费与创业)
作者: 罗永亮//王万军
出版社: 广东经济
原售价: 32.80
折扣价: 24.90
折扣购买: 互通营消(移动互联网思维下的消费与创业)
ISBN: 9787545435375

作者简介

王万军,资深媒体人、策划人,蓝狮子财经作家、多家媒体专栏作家。现任九方马管理顾问机构董事长,主要从事公关传播策略、企业文化构建、品牌管理。现任中国行业公众形象研究中心副主任,发起创办中国行业公众形象论坛,汇聚最具影响力的财经媒体人和社会学者,主编《中国行业公众形象标杆企业研究系列丛书》。 罗永亮,中国营销模式创新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中国连锁专卖店模式的先行者,理性营销模式的倡导者,互通营消模式的创造者。中国营销行业中难得的集理论和实践合一的实战型专家,现康恩贝集团特聘担任浙江康满家新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

内容简介

5.家电价格大战:产品王者最后的黄昏 在上世纪90年代,家电新闻几乎占据了整个舆论 的头条,当年的黄 宏生、李东升、陈伟荣、倪润峰等家电巨子曾像现在 的马云、马化腾、 雷军等人一样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成为红极一时的 产业明星。 但当年的光环早已雨打风吹去。其中的一场风雨 就是家电价格战。 1996年3月26日,中国家电价格战打响了第一枪 。扣动扳机的,是 来自四川盆地的一家军工企业——长虹。 价格战是长虹彩电多年来的营销战略主线,也是 长虹一把难舍的利 剑。但这把“双刃剑”既让长虹一度辉煌过,也曾使 长虹陷入进退两难 的维谷。 1985年,军人气质十足的倪润峰执掌长虹,他作 风强悍,霸气十 足。1996年,中国本土彩电企业陷入最艰难的苦战时 刻,一个潜在的 危机正在步步逼近。从4月1日开始,彩电的进口关税 大幅下降。3月26- 日,长虹宣布,所有品种彩电一律大幅度让利销售, 降价幅度从8%到 18%。随后,猝不及防的其他中国厂家纷纷选择跟进 。彩电业的价格大 战,拉开大幕。 价格战刚刚开打一个月,长虹的市场占有率就上 升到19%,比降价 前增加了7.9%。到年底,长虹坐稳了“彩电大王” 的宝座。中国每卖出 三台彩电,有一台出自长虹,有一台是外资品牌,还 有一台才是其他国 内品牌。倪润峰逐渐把国内同行们逼到了死角。 在此战之前,国内各省市其实还有60多个地方性 的彩电品牌,它们 大部分是国有企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割据一方, 小富即安。然而在 长虹的降价冲击下,大多数企业迅速凋零,成为行业 重组中一颗颗散 落的棋子,只能到长虹、康佳、TCL那里请求收购。 彩电业从此步入由 五六家大公司瓜分市场的时代。 长虹用这种非常手段解决了政府无力来解决的产 业整合问题,在新 中国经济史上,第一次让人们看到了市场这只“无形 之手”超越政策的 神奇力量。 1998年4月,价格大战狼烟又起,不过此番领头 的是康佳、TCL和 创维,长虹却保持了沉默。直到7个月后,倪润峰突 然宣布:长虹已垄 断下半年国内彩管市场。但是由于各方原因,长虹整 体囤积计划落空, 长虹不得不承受着彩管大量积压的痛苦。 1999年4月,长虹又一次宣布全面降低彩电价格 ,涉及到所有的产 品规格。但是,长虹并没有达到抢占市场份额的目的 。 2000年5月,倪润峰下课,职位由赵勇接任,长 虹开始强化研发力 度。随后,长虹又宣布全面大幅降价,最大降幅达20 %,但此次价格战 的目的是清理库存。 2001年2月,倪润峰又以CEO身份重掌大权。同年 ,长虹再掀彩 电降价狂潮,此后,TCL、厦华等开始跟进,然而这 次降价并没有引 起购买热潮。随着彩电行业微利时代来临,全行业的 平均利润已降至 2%—3%。彩电业面临整体亏损。 与彩电业比较起来,更惨烈的是微波炉等小家电 行业,号称“价格 屠夫”的格兰仕,更是频繁祭起价格战大旗,曾经引 发整个微波炉市场 的血雨腥风。 当年的创维集团董事长黄宏生甚至哀叹:“卖彩 电等同于卖白菜, 卖一台彩电只能赚10块钱。” 中国家电的价格战,其实是产品王者最后的黄昏 。 在价格战爆发前期,中国家电拼的是产品的品质 和科技,并通过大 量的营销手段让消费者喜爱上自己的产品。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初期,营销界喊出 了“产品为王”的 口号。只要产品过硬,哪怕供大于求,通过产品说话 ,仍可在激烈的市 场竞争中占据自己的市场——因为这是一场产品与产 品的竞争,大家在 把握好产品的同时,各展其能,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来 争取消费者,一时 间也曾迎来了产品王者的黄金岁月。 但随着渠道商日渐强势,曾经风光无两的产品王 者日渐式微。各大 厂商之间频繁爆发的价格战,只是黔驴技穷的最后一 搏,这种饮鸩止渴 的手段,最终终结了“产品为王”的年代,后来居上 的渠道商开始登上 历史舞台,市场由此转入了“渠道为王”的新时代。 P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