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北京那些身边的记忆)

温故(北京那些身边的记忆)
作者: 编者:北京日报温故编写组
出版社: 北京日报
原售价: 148.00
折扣价: 87.40
折扣购买: 温故(北京那些身边的记忆)
ISBN: 978754772843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过了腊八就是年。 几乎所有中国人,都会投入到一种欢喜而忙碌的状态 。 过去“忙年”,大多数“忙”跟吃相关。在相当长一 段岁月里,采买张罗过年的吃食,是全家老小齐动员的“ 战役”。 春节菜篮子,同样是对政府部门和商业系统的大考。 计划经济体制下,层层下达指令,分解任务,全力从全国 各地组织调运货源、安排市场供应,是每个深冬“关系国 计民生”的头等大事。 “凭证凭票定量供应” 物资匮乏年代,几乎所有商品都是严格凭证、凭票、 定量供应。买米买油要排队,买肉买鱼要排队,买过年“ 特供”的花生、瓜子、水果糖块更要排队。50岁往上的北 京人,儿时的过年印象,少不了这一段:帮家里大人去不 断排队、占地儿。“一大早起就往副食店赶,问清每个队 卖什么,然后打队尾开始排。每当家里买回一样东西,就 觉得离年又近了一步。” 排队辛苦,“攥票拿证,缩肩拢袖,立的工夫大了, 家里人又没来得及替换,只好连摇带晃,跺脚蹬腿”。但 排队下来,却不一定能买到东西,最令人们焦躁不安的, 是在黑压压的队伍里挪动,没法知道柜台里的情形,就怕 眼瞅着排完二里半长队,售货员呼啦解下围裙,断喝一声 :“今儿的东西卖完了!” 票是宝贵的。为了攒够过年的用度,家家提前紧着手 ,把肉票、粮油票等省下来待用。到了年根儿,每户的本 上会多给几斤富强粉、小站稻,若突然通知今年春节要增 加供应什么,譬如一小包黄花、二两芝麻酱,消息肯定第 一时间传遍街道。 据《北京农村经济史稿》记载,1957年,北京猪肉开 始“凭证定量”供应,该年平均每个城市人口年消费猪肉 仅7.5千克。过年时节,排队买肉是桩大事,家里小孩只能 负责接力占地儿,估摸快轮到时,母亲一定会匆匆赶来亲 自上阵——不为旁的,那会儿人们胃里普遍“忒素”,都 想请卖肉的多割些肥肉好回去炼油,过后俩仨月家里饭菜 也能沾些荤腥了。 “为您辛苦为您忙” 1982年1月23日,《北京日报》头版头条《为您辛苦 为您忙》,文章描绘了商业职工日夜辛劳保障春节供应。 文中写道,为了给首都人民采购年货,商业职工奔走在塞 北草原、戈壁荒滩、天涯海角。老采购员为了调运带鱼, “年年有七八个月生活在海岛上,十年有八年在岛上过春 节”。 对于市区政府、计委、商委、交通局特别是商业系统 备公司而言,无论如何保证老百姓“丰丰盛盛、高高兴兴 ”过年,是新春伊始京城里关乎民生的头等大事。春节菜 篮子是家家户户的“战役”,也是整个城市的“战役”。 每到春节前夕,日报都会刊发“在中央和兄弟省市支 持下,北京抓紧调运物资做好供应”的消息,所安排“关 键物资”——肉、蛋、海水鱼、豆制品及青椒、西红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