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石油工业
原售价: 32.80
折扣价: 19.10
折扣购买: 安妮日记(彩色全译)
ISBN: 9787518304608
安妮·弗兰克(1929—1945),于1929年6月12*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一个犹太人家庭。后来,由于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举家搬至荷兰阿姆斯特丹。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占阿姆斯特丹,加剧了对犹太人的迫害。1942年,安妮一家和另外四名犹太朋友为逃避纳粹迫害,藏匿在了父亲——奥托·弗兰克工作的食品工厂里的“秘密小屋”里,在这里度过了长达两年的生活。但是。1944年8月4*他们被发现,被押送到了德国奥斯维辛集中营。1945年3月被送往贝尔根-贝尔森强制收容所,安妮死于伤寒。 安妮·弗兰克将藏匿期间发生的事以*记的形式记录了下来。家人中**的幸存者——父亲,发现了这本*记,她决定完成女儿的意愿,以荷兰语出版了《安妮*记》。《安妮*记》以真实的笔触,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的现状,犹太人被残忍迫害的事实,以及青春期少女不失勇气的面貌,成为人们了解二战的珍贵的**手资料。
哦,已经好几天没动笔了,你可别怪我呀。我这 几天一直在想一件 很严肃的事,你说,我为什么要写*记呢?我不想像 别人一样记一些流 水账,而且有多少人会对一个13岁小女孩的内心独自 感兴趣呢?但是那 又怎么样?我总想记录下来,这是我的**本*记, 也是我的**个知 心朋友,记录着我成长的点点滴滴。当我在思考这个 沉重的问题时,“纸 比人*有耐心”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回答。那是一个伤 心的*子,外面阴 沉沉的,漫天的乌云望不到边,我感到有些忧郁,对 什么都提不起劲, 出去疯玩这个想法就像生锈的滑梯对我没有一点吸引 力。我托着沉重的 脑袋,思绪漫游天外,这句俗语就突然跑出来撞了一 下我的腰。 的确,纸比人有耐心,你看,你现在就在安静地 听着我的倾诉,没 有一点厌烦。况且,我会把你藏得好好的,别人别想 看到,除非我找到 了我的知心朋友,因为你有个神圣的名字——“*记 ”。 写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我之所以写*记是因 为我没有一个知 心朋友。你可能会觉得奇怪,一个13岁的女孩怎么会 没有朋友呢?你别 误会,其实,我有**爱我的爸爸妈妈,有一个长我 3岁的姐姐玛格特, 还有三十来个可以称之为“朋友”的小伙伴,甚至还 有一箩筐喜欢我的 男孩,而且我还有很多叔叔阿姨、姑姑舅舅,生*时 总能收到一大堆礼 物,他们简直快把我*坏了!但是我没有知心朋友啊 ,即使我会和亲戚 们聊聊家里的事,会和同学们一起追逐打闹,但我仍 然觉得孤单,似乎 总和大家有难以跨越的隔阂,或许是因为我不够自信 吧。 但自从有了你,我就可以在里面畅所欲言,你就 像一个老朋友一 样,从不对我厌烦,耐心地听我讲着各种琐事。我不 希望自己在*记里 记录的只是一大堆无聊的事情,我想让你成为我真正 的朋友。我给你取 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基蒂,你喜欢吗?这样以后我 给你写信的时候, 就不会有人好奇我在写什么了,而且他们怎么也想不 到这些都是我的自 言自语。 嗨,基蒂,我们算认识了吗?如果没头没脑地开 始,可能会让你觉得难以理解,所以虽然不太情愿, 我想我还是需要介绍一下。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世界上*可爱的父亲在他 三十六岁的时候娶 了世界上*美丽的母亲,她当时小我父亲十一岁。一 九二六年,在德国 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我的姐姐玛格特降生了。为了 追赶她的脚步,三 年后的六月十二*,我 也来到了这个世界上。 之前我们一直住在 德国,但是因为犹太人 的身份,希特勒上台以 后,我们就开始*到很 多不公平的待遇,迫害 也随之而来。在我四岁 那年,我们全家移居到 了荷兰,爸爸成为了特 拉维斯公司的总经理。 同一幢楼里,还有和爸 爸关系很好的科伦公司, 爸爸甚至持有他们的股 份。希特勒的反犹太主 义也让我们的亲戚遭了 殃,阴霾笼罩着所有的犹太人,曾经自由快活的*子 已经逝去。我的两 个舅舅在一九三八年的大清洗后逃去了美国,留下了 七十三岁的外婆和 我们一起生活。德国在一九四零年五月*打荷兰,并 且占领了这个城 市。那些可以在阳光下悠闲散步的时光消失不见,各 种不平等的反犹法 令却接连而来: 犹太人必须佩戴一颗黄色的六角星以示区别,必 须上缴自行车,不 能乘坐电车,开汽车就*是不可能了;犹太人只能到 挂着“犹太商店” 招牌的店里去买东西,而且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只能 在下午三点到五点 之间;犹太人还必须在晚上八点以后窝在屋子里,哪 里也不许去,即使 是自己的花园也不可以;剧院、电影院和其他娱乐场 所也是禁止犹太人 进入的;犹太人被勒令禁止参加公开的体育活动,包 括曲棍球场、游泳 池、网球场等运动场地都不得入内;犹太人不可以和 基督教徒来往,只 能上犹太学校等等。 优碧老是向我抱怨,“这也不可以,那也不准, 我们现在干什么都 得在那么多法令的限制下,想做的事情很普通,但那 件事就是被禁止 的。”这些烦人的法令,严重地限制了我们的自由, 但我们在努力地活 下去,带着沉重的镣铐跳舞。 我五岁那年,也就是一九三四年,我进入了蒙特 梭利小学,并在那 里一直上到了六年级。六年级毕业,我们就像刚刚离 巢的鸟儿,既对未 来充满期待,又对朝夕相伴的老师们无比留恋,一想 到离别,就难过地 流下泪来。一九四一年,我进入了犹太中等学校开始 初中生涯,玛格特 也在那里,她高我三个年级。 之后的一年,让我很难过,我深爱着的外婆去世 了,世界仿佛一下 子变得灰蒙蒙的。我会永远记得那张慈祥的脸庞和她 无微不至的关爱。 这就是我目前的情况了,我的家人们现在都很好 ,虽然对犹太人的 排挤仍然在。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