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少同乐/老年健康生活丛书

老少同乐/老年健康生活丛书
作者: 编者:张文华|总主编:陈积芳
出版社: 上海科普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4.20
折扣购买: 老少同乐/老年健康生活丛书
ISBN: 978754277299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岁~1岁半,幼儿进入了单词句语言阶段。在这个阶段,幼儿往往使用单个词来表达意思。例如,“妈妈”这个词可能表示让妈妈抱,也可能表示要吃某样东西;说“饭饭”,可能是“我要吃饭”,也可能是“他在吃饭”。在词汇运用方面,用声音代表物品是1岁半前幼儿说话的一个明显特点。例如,把“狗”称为“汪汪”。在此阶段,幼儿对物品的称呼往往只根据它的某个具体特点,缺乏代表性。当然就是到了1岁半,也有很多幼儿只会说“妈妈、爸爸、爷爷、奶奶”,但不要以此就认定幼儿的语言或智力发育迟缓,而忽视了与幼儿的对话练习。 1岁半~2岁,幼儿进入了双词句语言阶段。双词句即由两个单词组成的句子。在这个阶段,幼儿能把两个词语连起来组成句子。例如,外婆抱抱、爸爸班班等。1岁半以后,幼儿的词汇增长非常迅速,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发展,给成人的感觉是“宝宝突然会说话了”。这个阶段的幼儿可能还学会使用了疑问句,经常会问:“这是什么?” 2~3岁,幼儿进入了简单句语言阶段。2岁左右,幼儿可以跟成人进行简单对话了。例如,听到邻居家的小朋友圆圆哭了,他们会说:“圆圆她哭了。”他们还会说诸如“这是宝宝的,那是奶奶的”“宝宝吃米饭”等。研究表明,2~3岁幼儿使用的句型主要有两种:主谓结构句,即由行为主体和行为动作两部分组成。例如,“布娃娃掉了”“宝宝要睡觉”等。谓宾结构句,即由动作和动作对象组成。例如,“看电视”“找外公”等。 3~4岁,是幼儿的语言敏感期和理解能力发展期,他们迫切需要大量交流,但表达能力仍待发展,已经会用语言表达简单喜恶,但是不会说明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幼儿还不会运用发音器官的某些部位,或者发音方法不正确,因而还有发音不准确的情况。例如,会把“四个”说成“是个”,“老师”说成“老西”。这一阶段,幼儿在与成人及同伴交往中往往出现有趣的“集体讨论”现象。表面上他们似乎很热烈地交谈着,但实际上内容是毫无联系的,或者由其他人的谈话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所要说的内容,其中却没有什么逻辑联系。 4~6岁,幼儿进入了语言完备阶段。这个时期幼儿会用几乎所有的词类,并能从成人的言谈中掌握语法关系,修正自己的语法错误,逐渐形成正确的语言。幼儿能用多词句来表达意思,已经具有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的能力,对句子结构的理解也有相当高的水平。这个时期大人要帮助幼儿尽快从幼儿语言过渡到成人语言上来。 进入幼儿园之后,幼儿的词汇量进一步增多,可达3000~4OOO个,以名词为主,对新鲜事物和新名词特别感兴趣,还可以从电视卡通片中学到不少相对抽象的名词。例如,天空、云彩、星星和雨雪等。理解并能应用方位词,知道复杂的方位关系,能较准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