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河散记(精)/徐迅散文年编

皖河散记(精)/徐迅散文年编
作者: 徐迅
出版社: 安徽文艺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5.75
折扣购买: 皖河散记(精)/徐迅散文年编
ISBN: 9787539663524

作者简介

徐迅,安徽潜山人。历任潜山县城建局干部,《潜山县志》编辑,张恨水研究会副秘书长,《张恨水研究》副主编,北京《阳光》杂志副主编、主编。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安徽文学院首届签约作家。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半堵墙》《想象一株梅》《大地芬芳》,诗集《失眠者》,长篇传记文学《张恨水家事》以及中短篇小说作品。曾获安徽省文学创作贡献奖、煤炭部乌金文学奖、老舍散文奖。散文曾多次选入《中国年度*佳散文选》《新世纪艺术散文选萃》《中国当代散文三百篇》《中国新时期散文精选(1978—2003)》等选本。

内容简介

张爱玲写了篇《张看》。后来有人写了篇《看 张》,看张爱玲。我在这里看“张”,看的却是张 恨水——关于张恨水,张爱玲也看过,她说:“我 喜欢看张恨水的书,因为不高不低。”她自己说她 的写作*张恨水的影响就不少。恨水先生是我前辈 老乡。书读同乡,又枉自担着张恨水研究会的一份 工作,到了这个份上,总觉得我该说点什么。 我的老家距离张恨水先生老家也就二三里路。 小时候灌进耳朵里有关他的故事,总不外乎是“大 书箱”“书呆子”之类的,因而脑海里幻想出先生 的形象,总是蓄着长胡子、身着青布衣衫的老学究 模样。及至后来看到民国年间一张报纸上他的西装 革履的照片,竟是十分地诧异。岁月流逝,我不觉 恍惚中年,自己的额头也添了些许的皱纹。但不知 怎的,先生那身着长长青布衫、踽踽独行的身影却 固执地盘踞在我的脑海,并越发地凸现出来。细想 ,评论家们说,他是中国二十世纪漫长的文学清寂 道上一位承前启后的作家并不过分。说他承前,他 的确不像鲁迅、朱自清、郁达夫等作家那样,一开 始写作就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新文学的创作道路。在 新文化运动中,他对传统章回体小说形式仍表现出 了极大的兴趣;说他启后,是因为他的文学改良, 他使传统小说这种形式真的得以流传和发扬光大了 。 有人说,他是中国传统的文人黄昏里的一位独 行客。 抖搂面前经常闪现的张恨水先生长长的、飘忽 的青布衫,我越发看清和认识到了张恨水先生的平 民意识,看到了他那一份为平民文学做代言人的真 情和执着。 “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这是他说的话 。这种朴素的平民的生存哲学,使张恨水先生像“ 一个推磨的驴子”,孜孜不倦,*积月累,用毕生 的心力洋洋洒洒写出了《啼笑因缘》《金粉世家》 《春明外史》等三干多万言的皇皇巨著。他的一百 多部中、长篇小说和大量的诗词、散文、杂文作品 ,就像是他自己播种,然后又自己收获了的庄稼。 他既丰收了自己,又不经意间为中国现代文学留下 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我觉得章回小说,不尽是可遗弃的东西…… 我非大言不惭,能负这个责任,可是不妨抛砖引玉 ,让我要试试,而旧章回小说,可以改良的办法, 也不妨试一试。”他的改良章回小说的主张,一方 面固然是他深*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儒释道文化全方 位影响的结果;另一方面却是当时的时代背景使然 ,因此那时他就有要为“习惯读中国书、说中国话 的普通民众”创作的想法。他就犹如他家乡土地里 生长的荞麦花,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学的沃土,在五 四新文学生长的缤纷摇曳的鲜花中悄然开放,并不 断地在民间眼光的滋养下,焕发出另一种生命的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