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大学
原售价: 20.00
折扣价: 8.30
折扣购买: 别埋没孩子的天才特质/家庭教育丛书
ISBN: 9787301189016
郜云雁:《中国教育报》资深记者、编辑,长期关注家庭教育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发表各类文章近30万字。
在《飞向成功》一书中,有一个很经典的故事。其大意是小兔子被送进 了动物学校,它最喜欢跑步课,并且总是得第一;最不喜欢的则是游泳课, 一上游泳课它就非常痛苦。但是兔爸爸和兔妈妈要求小兔子什么都学,不允 许它有所放弃。小兔子只好每天垂头丧气地到学校上学,老师问它是不是在 为游泳太差而烦恼,小兔子点点头,盼望得到老师的帮助。老师说,其实这 个问题很好解决,你的跑步是强项但游泳是弱项,这样好了,你以后不用上 跑步课了,可以专心练习游泳…… 中国有句古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讲的是只要坚持不懈,就一 定能成功。但是看了上面这个寓言后,我们可能都会意识到,小兔子根本不 是学游泳的料,即使再刻苦它也不会成为游泳能手;相反,如果训练得法, 它也许会成为跑步冠军。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做了太多让兔子去游 泳、让鸭子去跑步的傻事却浑然不知。许多孩子也因此而忍受着无数次的挫 折和失败,最终变成平庸的人。 一些研究发现,人类有四百多种优势。这些优势本身的数量并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作为父母,你应该帮助孩子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之后要做 的则是帮助孩子将学习、生活、工作乃至事业发展都建立在他的优势之上, 这样孩子才可能会成功。从成功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成功 ,最主要的是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研究发现,尽管路径 各异,但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善于“扬长避短”。传统上我们强调 弥补缺点,纠正不足,并以此来定义“进步”。而事实上,当人们把精力和 时间用于弥补缺点时,就无暇顾及增强和发挥优势了;更何况任何人的欠缺 都比才干多得多,而且大部分的欠缺是无法弥补的。 每一个人都有天生的优势,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优势并 发挥f也们的优势。这样的教育,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功。 “优势”最简单、最有用的定义是指那些让你感到自己很强大的事。在 最强的方面才会取得最大的进步,在你的优势方面,你才会最有求知欲,最 具创造力,也最乐于学习新事物。 失败并不是成功之母。对失败的研究并不能帮助我们学到什么成功的经 验,一个人或一个机构要想成功就要靠扩展优势而不是简单地弥补弱势。 ——【美】马库斯·白金汉 发现孩子 听过小兔子的故事后,很多父母可能都会发出疑问:虽然这个故事很精 彩,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难准确地把握。比如“我怎么知道自己的孩子到底 是兔子还是鸭子”?对此,成功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盖洛普名誉董事长唐纳 德·克利夫顿认为,你需要长期细致地观察孩子有什么样的特殊兴趣和爱好 ,当然,这种爱好不是父母强加的,而是孩子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比如 ,当孩子看到别人在做某件事时,他是否会表现出跃跃欲试的召唤感——“ 我也想做这件事”;当孩子完成一件事时,他是否会有一种满足感或欣慰感 ;他在做某类事情时非常快,无师自通,这是一个重要信号;当他做某类事 情时,他不是一步一步去做,而是行云流水般地一气呵成,这也是一个信号 。 事实上,很多父母也一定会有这样的体会:你发现自己在做许多事情时 需要学习,需要不断地去修正和演练。而在做另外一些事情时,却几乎是自 发的,不用想就本能地完成了这些事情。这就是你的优势。当然,另外一种 了解“你是谁”的方式就是向专业公司寻求咨询和帮助。这种方法用在孩子 身上同样有效。 从成功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过去我们所推崇的“铁杵磨成针”,并不是 一个最优化的过程,最优化的过程应该是把铁直接做成针,或者把铁直接做 成铁杵,而不是先把铁做成铁杵,然后再把它磨成针。任何一个企业都要追 求效益及生产的最佳配置。在生产过程中,把铁杵磨成针显然不是一种最佳 配置。我们并不排斥这个寓言所要揭示的道理,比如“持之以恒”,但是我 们所讲的“持之以恒”绝不是这种表现。如果你本来没有这种优势,而你却 一再地坚持和不放弃,希望将你的弱势变成优势,那我们建议你一定要转变 做法,因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所以,心理学家们建议,铁杵继续当好铁杵,在自己的岗位上争创一流 ,同时去买一根针来缝衣服。同样,让兔子去跑步,让鸭子去游泳!因为, 当人们把精力用于弥补缺点时,就无暇顾及发挥优势了。 下面这篇小文章,可以让你更深刻地理解孩子之间有多么的不同,而为 人父母所需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天生特质,并找 到一种有效的途径来排除现实中的障碍。 天生棒小孩 你做家庭作业了吗“其实,我做作业了,我也交了,但我做的作业可能 不是老师想要的。” 真想不到特雷西居然不做家庭作业。爸爸把她叫进客厅,拿出老师写的 条子。 “特雷西,老师说你整整一个星期没写家庭作业了。可你每天都口口声 声说你已经做完了。你是不是对爸爸撒谎了?” 这个三年级的孩子猛吃了一惊,拼命地摇着头,眼睛里噙着泪说:“爸 爸,我没撒谎,我确实做作业了,我是诚实的。” 她的爸爸反而有点不知所措了,“那为什么老师告诉我少了你的作业呢 ?你交作业了吗?” 她开始有点不自在,“其实,我做作业了,我也交了,”她说道,“但 我做的作业可能不是老师想要的。” 爸爸搂住她说道:“咱们干嘛不把老师布置的作业与你做的比较一下呢 ?” 特雷西虽说有点不情愿,但还是把笔记本打开,和爸爸一起把自己做的 作业与老师往家里寄来的作业单一一比较起来。 “特雷西,你看,星期一社会课的作业应该是关于佐治亚州撤瓦那的自 然资源。但你交的作业全都是关于怎样在中西部种玉米。是不是你理解错了 ?” “没有理解错,”她辩解道,“可我认为我的主题更有趣。我想多了解 一些我喜欢的蔬菜和玉米棒子上的玉米。” 爸爸忍不住笑了起来,“特雷西,你知道为什么需要做老师布置的作业 吗?” “噢,我知道!它帮助你学习更多你想知道的东西呗!” “其实呀,特雷西,”爸爸耐心地解释,“它是帮助你理解老师想要你 知道的东西。”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