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父亲儿子和他们的土地)

归来(父亲儿子和他们的土地)
作者: (美)希沙姆·马塔尔|责编:陈晓菲//张珊|译者:付畅园
出版社: 河南大学
原售价: 40.00
折扣价: 26.00
折扣购买: 归来(父亲儿子和他们的土地)
ISBN: 978756493185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暗门 2012年3月,清晨。开罗国际机场。我母亲、我妻子戴 安娜,还有我并排坐在候机厅里固定在瓷砖地面上的椅子 上。飞往班加西的835次航班将正点起飞,广播里是这样说 的。我母亲时不时焦虑地看看我。戴安娜看起来也忧心忡 忡。她把一只手放在我的胳膊上,笑了笑。我应该起来走 走,我对自己说,但我的身体却一直僵硬地钉在那里。我 从未有过如此强的定力。 航站楼里几乎没什么人。只有一个男人坐在我们对面 。他有些胖,样子很疲倦,大约五十几岁。他的坐姿里有 种耐人寻味的东西——放在大腿上紧扣的双手,微微向左 倾斜的躯干——透出一种听天由命的味道。他是埃及人还 是利比亚人?他是要去邻国游览还是在革命结束之后返乡 ?他对卡扎菲是支持还是反对?或许他属于那种无法确定 自己立场的人,愿意把一切都埋在心底? 广播通知再次响起,登机时间到了。我发现自己排在 最前面,戴安娜在我身边。她不止一次带我回她出生的北 加州。我了解她成长的地方,那里的植物,那里的阳光, 还有那里广袤的土地。现在,我终于可以带她回自己的故 乡了。她的随身物中有两台最爱的相机,一台哈苏和一台 徕卡,还有上百个胶卷。戴安娜非常敬业,只要抓住一点 线索,就一定要追根溯源。她的这一点让我既高兴又担心 。我不愿再给利比亚什么,它已经从我身上拿走了太多。 母亲沿着窗户边走边打电话,从那里可以看到外面的 跑道。航站楼里渐渐挤满了人——大多数是男人。我和戴 安娜站在长队的最前面,身后像一条蜿蜒的大河。我假装 有东西忘了拿,把她拉到了一边。突然之间,我感到,多 年之后回乡并不是个好主意。1979年我们举家迁离故土, 已经整整三十三年了。现在的我和八岁的我之间,横亘着 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而希冀搭乘飞机来完成这次跨越, 无疑是个鲁莽的决定,它将夺去我多年来努力培养的能力 :如何远离我所爱的人和土地生活下去。约瑟夫·布罗茨 基是对的,纳博科夫和康拉德也是对的,他们都是从未回 乡的艺术家。他们每一个人都用自己的方法抵御乡愁。被 抛在身后的一切都已经销蚀在时光里。回归,你将会面对 那种缺席感,或者直面你视若珍宝的东西已然消失殆尽的 境况。当然,迪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鲍利斯·帕斯捷 尔纳克和纳吉布·马哈富兹也是对的:他们从未离开过家 乡。离开,就意味着你的根被拦腰切断,变成一段枯死的 树干,坚硬而空洞。 但当你无法离去也无法回归时,你该怎么办? 2011年10月的时候,我曾想过永远不再回利比亚。当 时我走在纽约百老汇大道上,迎着凛冽的急风,这个想法 突然就冒了出来。它看似无懈可击,仿佛是我的大脑独立 制造出来的。就好像少时酒醉后感觉自己英勇无敌一样。 一个月前,我受巴纳德学院之邀去纽约做关于离散小 说的演讲。其实,我和这个城市颇有渊源。我父母在1970 年春天搬到了曼哈顿,当时我父亲被任命为利比亚常驻联 合国代表团的首席秘书。那年秋天,我出生了。三年后, 也就是1973年,我们回到的黎波里。那以后,我去过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