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斗陈涌泉给您说过的相声

李金斗陈涌泉给您说过的相声
作者: 李金斗//陈涌泉
出版社: 文物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4.20
折扣购买: 李金斗陈涌泉给您说过的相声
ISBN: 9787501032761

作者简介

李金斗(1947~),北京市人。北京曲艺家协会主席。十三岁开始坐科学习相声,基本功扎实全面,善于将传统相声技巧运用到当代相声的表演中,被观众誉为“集北京相声的清雅、天津相声的火爆、东北相声的粗犷于一身的、具有全面才能的相声演员”。与著名相声演员陈涌泉长期合作,珠联壁合,多次获奖。代表作品有《武松打虎》《老鼠秘语》《省略语》《山东二黄))《八扇屏》《黄鹤楼》《汾河湾》《捉放曹》《扒马褂》等。 陈涌泉(1932~),北京市人,著名相声演员。出身相声世家,外祖父钟子良、父亲陈子珍均为清门相声的代表人物。能逗善捧,并擅长单口相声,曾创作、改编、整理并发表过大量相声作品及理论文章。与著名相声演员李金斗长期合作,配合默契,曾荣获多项全国大奖,被誉为相声界的黄金搭档。

内容简介

甲:在文艺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偏爱。 乙:对!你最喜爱什么呀? 甲:京剧。 乙:好,那是国粹。 甲:不但喜欢,而且从小我学的就是京剧。 乙:是啊? 甲:我坐过科。 乙:哪个科班毕业的? 甲:北京有个最大的科班,叫富连成。 乙:那儿分七科。 甲:对!喜、连、富、盛、世、、元、韵。 乙:对!你是哪科的? 甲:我是妇科的。 乙:妇科?那咱俩一样! 甲:你也是妇科的。 乙:我是产科的。 甲:咱俩是妇产科?开玩笑,我是富字那科的。 乙:那是第三科的,像什么茹富兰、茹富慧、谭富英。 甲:我们都是一块科出来的。 乙:科出来的,那是一个科班毕业的。 甲:对。一块毕业的。 乙:你是唱什么的? 甲:我呀!正工,铜锤花脸。 乙:好。太巧啦。我也喜欢唱京剧。 甲:你坐过科吗? 乙:没有,我是业余爱好。 甲:票友!你是唱什么的? 乙:老生。 甲:行!哪天有工夫,我带你唱一出,让你过把戏瘾。 乙:这口气太大啦,今天就有工夫,咱们唱一出怎么样? 甲:行! 乙:那好,您挑戏吧! 甲:你挑戏。 乙:干吗我挑戏呀? 甲:我是科班,我会的多。您想我会十万多出戏哪! 乙:有那么多吗?我挑啊? 甲:你挑,今天咱们唱哪出好哪? 乙:咱俩来一出,老生花脸正工戏《捉放曹》。怎么样? 甲:好戏,可是这个戏时间太长啊。 乙:那没关系,咱们是掐去两头儿—— 甲:不唱当间儿。 乙:那就别唱啦!唱当间儿。 甲:唱回B一点儿? 乙:《公堂》一折。 甲:这里有几个角色? 乙:一共三个。 甲:都谁? 乙:《捉放曹》,当然得有曹操啦。 甲:对呀。 乙:铜锤花脸。 甲:那是我的正工,我来。 乙:还有个陈宫,正工老生? 甲:你来,你是唱老生的。 乙:好!还有个衙役,小花脸王顺你得再赶一个。 甲:行,没问题。 乙:您帮我,桌子往后搭一下。 甲:搭桌子干吗? 乙:咱们先得分出前后台来。 甲:哪是前台?哪是后台? 乙:桌子前边就是前台,桌子后边就是后台。那边是上场门,这边是下 场门。我还 得来把椅子。 甲:干吗用? 乙:我好坐呀。 甲:真机灵,先给自己找把椅子坐。 乙:什么呀!这是小坐。 甲:好!开始唱吗? 乙:唱啊! 甲:咱们得穿着衣服唱吧! 乙:多新鲜哪!有不穿衣服唱的吗? 甲:要不怎么你是票友哪,我是说得穿花的……绿的下边有海浪什么… …还有个太阳…… 乙:行啦。那叫行头。 甲:啊,说行头我怕你不懂。 乙:我不懂?! 甲:行头,你有吗? 乙:没有。 甲:完啦,唱不了不是! 乙:唱得了,咱们素身唱。 甲:真能对付。 乙:那没办法。 甲:音乐伴奏。 乙:现请来不及啦,咱们用嘴打家伙。 甲:用嘴打家伙? 乙:对!你上场我打,我上场你打。 甲:好! 乙:我叫板,你打小锣儿,我上场。(叫板)嗯吨! 甲:小锣儿! 乙:什么小锣儿,还老锣儿哪。 甲:你不是说,小锣儿吗! 乙:嗨!小锣儿就是呔台…… 甲:你就告诉呔台,不就完了吗。你老说这黑话,谁听得懂哇? 乙:呔台,是黑话呀! 甲:行!您叫板吧。, 乙:嗯,吨! 甲:呔台! 乙:什么味呀! 甲:呔台! 乙:我车站等你啊。 甲:你先走吧。 乙:什么我先走吧!我这一透袖,你就别打啦。 甲:你这是干什么? 乙:透袖哇! 甲:我还以为你这轰苍蝇哪。 乙:好嘛!我都招苍蝇啦。 甲:你再来一回。 乙:(念)官居县令,与黎民判断冤情。 甲:行啊! 乙:头戴乌纱双翅飘。 甲:就您这脑袋呀! 乙:黎民百姓乐逍遥。 甲:拣好听的说吧。 乙:虽然七品郎官小。 甲:还嫌官儿小哪。 乙:一点丹心保汉朝。 甲:哎哟,这家伙是保皇派呀。 乙:像话吗!你打家伙吧! 甲:呔台! 乙:下官。 甲:呔台! 乙:姓陈。 甲:呔台! 乙:名宫。 甲:呔台! 乙:字宫台。 合:呔台! 乙:你就会呔台呀? 甲:你不是叫我打的吗! 乙:我这一道白,你就别打啦。 甲:那你道白吧。 乙:(白)官居中牟县正堂,昨日董老太师有书文到来,命我捉拿刺客曹 操,我命 王顺等四门打探,天到这般时候未见交简。左右! 甲:叫谁哪? 乙:伺候了。 甲:还放份哪! 乙:(大声)左右! 甲:你干什么? 乙:伺候了! 甲:呔台! 乙:你就会呔台呀?你扮演的那王顺该上场啦。 甲:好!你再来一句吧。 乙:左右! 甲:有! 乙:伺候了。 甲:嗯,吨! 乙:回去!王顺是小花脸,应该是“啊嗐”。 甲:行啦!再来。 乙:左右! 甲:有! 乙:伺候了! 甲:啊唁…… 乙:台台令定台…… 甲:啊唁! 乙:回去!这有两句白:“捉拿曹操事,禀告太爷知。” 甲:捉拿曹操事,饼子太爷吃。 乙:饼子太爷吃,还窝头太爷吃哪。 甲:窝头太爷吃。 乙:不对!禀告太爷知。 甲:捉拿曹操事,禀告太爷知。 乙:台台令定台,说话呀。P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