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智慧(自然教育家的探索与发现随笔)

植物的智慧(自然教育家的探索与发现随笔)
作者: 李振基//李两传|责编:肖静//何游云
出版社: 中国林业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6.30
折扣购买: 植物的智慧(自然教育家的探索与发现随笔)
ISBN: 978752190000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动植物在一个生态大家园之内,互相约束、保持平衡 、和谐共生。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看,植物是地球上的生产 者,借助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为地球上的动物生存奠定 了物质基础。关怀后代、以量取胜等都是生态策略。又如 真菌,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把枯枝落叶、动物尸体 与粪便清扫干净,变废为宝。且让我们来看一下植物都有 哪些生态智慧。 1/获取光能 说到植物,大家都知道植物叶片细胞中有叶绿体,叶 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借助蒸散作用,把通过植物叶片上的 气孔吸入的二氧化碳和通过根部吸收到叶片中的水分,在 光合作用下加工制作成其自身的一部分。 在大自然中,东西南北以及平原、丘陵与高山的生态 环境相差悬殊,植物也大相径庭,即便在一片林中,林冠 层小生境跟林下层的小生境也迥然不同。 为了充分获得光能,热带稀树草原上树木如撑伞一般 把枝条撑开,以尽可能多接受阳光。 热带雨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所处的地方靠近赤道, 光线太强,而热带雨林同时得到充沛的雨水与蒸腾雾气, 因此热带雨林中的部分龙脑香科植物、桑科植物、茜草科 植物叶片大,树冠高大,可以充分利用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在这些高大树木利用之后,光照强度与光质发生了变化 ,林内各种植物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的光照进行光合作 用;而在亚热带广泛分布的樟科、山茶科、壳斗科、冬青 科、金缕梅科植物,其叶片通常比较厚,表层有蜡质层, 能把过多的光线反射掉。 在林下层,由于生态环境完全不一样,光线微弱,光 照强度很低,光质也不一样,林下的一些蕨类植物、荨麻 科植物、堇菜等,它们的叶片往往很薄,能够以最高的效 率把从冠层透进来的些许阳光加以利用。 植物为了充分获得光照,在枝条与叶片的排布上非常 讲究。随着植物不断长高,头一年的每一个枝条依次往前 面或侧面长出一到多个枝条,这些枝条每年所长的长度也 比较接近,年成好或管理得好,多长一点,过旱或过涝则 长得短一点。枝芽抽出后,新叶长出,老叶已经完成其历 史使命,基本上不再保留在树上,整个树冠大了一围。这 些都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可能视而不见,但是只要留意 一下,就会注意到,其枝条、叶片很均匀地分布在树冠的 上层,几乎可以捕获接收到的所有太阳能。 阳光泻在林冠层,有一部分被反射或折射了,大概70 %~80%被高大乔木的林冠层所截获,只有一小部分漏过 ,而且光质也完全不一样了,因此,林冠层把阳光中红、 橙、蓝、紫光都抢走了,漏进林内的已经不是很强的直射 光了,而多半是漫射光,光质上多是绿光、青光。故而, 林下的一些蕨类植物如翠云草及蛇根草、山酢浆草、星叶 草都适应了这样的环境,由于不处于暴晒的环境,它们都 显得很娇嫩。 低矮的植物是怎样尽可能地多接纳光照的呢?第1片叶 长了之依次向上,都相差一个角度,就是为了避免上面的 叶片挡住下面的叶片,使其无法获得光照、通风透气,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