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漓江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3.70
折扣购买: 2016中国年度随笔
ISBN: 9787540775278
在阅读这批*记之前,我从未想象过像荀慧生这 样名满天下的名伶的生活是如此丰富和复杂,尤其是 他一直被毒瘾和病痛所折磨,就他心理状态而言,他 一直处在精神崩溃边缘。从这部*记的前几页起,我 们就看到一个既沉溺于**,又在时刻想摆脱**对 身心的控制的荀慧生。清代以来鸦片泛滥,社会各阶 层都出现大量瘾君子,伶界也不例外。进入民国后鸦 片逐渐失势,但是又出现了新的替代品,这些*具刺 激性的**,有*强依赖性,*难戒断。我不想说荀 慧生的毒瘾**是为应对繁重演出的巨大压力而不得 不为之的,尽管有时我们会看到,有时演出压力确实 是他不得不加大**注射量的原因;实际上他也一直 希望**戒毒,并且为之经历了外人难以想象的痛苦 ,花费了许多钱财,其中也包括很多冤枉钱。他的吸 毒史几乎就等同于戒毒史,反过来说也成立,但这些 努力却*终付之东流,令人唏嘘。我们只看到他在舞 台上创造的**的艺术形象,他永远把*光鲜亮丽的 一面展现在舞台上,而作为欣赏者的普通观众,在崇 敬与欢娱之时,无从得知他在搏命演出时要忍*怎样 的痛楚,在为人类创造精美的艺术时,作为个体的伶 人,需要付出的是什么代价。 从《小留香馆*记》的记载看,麻将在荀慧生的 *常生活里的分量真不算轻。他酷爱麻将,这既是他 的娱乐方式,也不失为一种交际手段。那些他身边的 文人墨客进得门来,通常是“手谈”“竹戏”,同行 和其他客人来访,也经常打上几圈。演出之后,吃过 点心,也经常来上四圈或八圈麻将,甚至通宵达旦。 有好几段时间,麻将几乎是他每天的必修课。状态不 好时他输得很惨,这时就会在*记里留下一些抱怨, 不过多数时,他并不需输赢计较。 当然,*记里也少不了苟慧生和朋友,尤其是报 界朋友花街柳巷的冶游。召妓侑酒,在他那个年代, 大约还上升不到私德不彰的高度,比较可议的,反倒 是他和众多女友的交往。这样的交往与苟慧生对家庭 、对发妻子女的责任感和深厚情感并行不悖地,贯穿 在这部残缺的*记之始终,虽然比不上麻将那么频繁 ,但也不失为曰记里一项重要内容。从*记里很难完 全分辨这些和荀慧生往来的女眭的社会身份一有女学 生,似乎也有职业化或半职业化的交际花,她们和苟 慧生的往来中看不到金钱买卖的痕迹(按*记的风格 ,若有较大笔的开支,主人公不大会一点不提)。所 以,说她们是荀慧生的追慕者,大约不会离真相太远 。尽管*记里多半用“秘谈”“畅谈”之类隐语描述 其交往过程,但她们与主人公之间经常性的肌肤之亲 ,显然无须讳言。大抵从前后文看,这些非正式的关 系之开端,未见得是荀慧生本人招蜂引蝶,然而坦白 地说,面对这些女性投怀送抱时,在多数场合也看不 出荀慧生曾经表现出过某种程度的犹豫和矜持。他似 乎很享*且很娴熟地与这些女性周旋,有时甚至要赶 场;偶尔也会表现出一点不满,尤其是他和一位名为 易阿莉的女性持续很多年的时断时续的关系,苟慧生 甚至因为被她传染上性病而在*记里痛骂她不检点, 然而只要阿莉一通电话,又重续旧情。只有一次荀慧 生断然拒*了一位女性的追逐,他在*记里写道:“ 九时阖家到中国戏院,演《扬州梦》。有一胖妇追余 ,其意求欢,约有六七年之久寓北京。余去岁往济南 演剧,伊亦至济南。今余来津,伊刃;来津。来寓赠 余面速力达及手帕,原物退还。伊每见余必丑态百出 ,毫不顾廉耻,只得命少亭婉言赶出,似觉可笑!又 至后台以购戏票为名**不决。戏毕余即归寓。伊不 欢而去。”这样的追求者已经不能称“戏迷”,简直 是“戏痴”,不过这也让我们看到像苟慧生这样的红 伶一个重要生活侧面,当年的苟慧生要处理的麻烦, **的明星们同样需要处理。 四 当苟慧生*常生活的这些内容展现在我们面前时 ,为我们完整准确地评价荀慧生出了一道难题。坦白 地说,这些私人记述中所记录的生活内容,包括他在 *记里对同行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品评,未必都能够为 读者所接*和首肯,尤其是站在今人的立场上。 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没有这样的曰记,因为我 喜欢苟慧生的艺术,我们需要那些把他塑造成近乎完 人的传记,借此让他的艺术和人生**切合。但是这 些*记去口是残酷而真实地存在着,所以,留给我们 的问题就是,抱着怎样的心态阅读《小留香馆*记》 ,如何评价*记中所记录的那个苟慧生,如何理解伶 人的艺术、生活和人格。其实,要回答这些问题,前 提是我们究竟有没有勇气接*一位伟大的表演艺术家 在舞台下并不伟大的另一面。 无论从吸毒与戒毒还是从沉迷于麻将、周旋于众 多女性之间,还是从他经营留香饭店的经历看,在苟 慧生的性格中,都有他自己未必清醒意识到的种种缺 陷。 P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