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死亡/共和国作家文库

习惯死亡/共和国作家文库
作者: 张贤亮
出版社: 作家
原售价: 18.00
折扣价: 12.94
折扣购买: 习惯死亡/共和国作家文库
ISBN: 9787506346627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我记不清楚我从什么时候开始想杀死他。当然那肯定是我和他分离之 后。但当初我审视他的时候还没有这种想法,他变得使我越来越不能容忍 ,还是以后的事情。 可是事情竟然也会发展到这种地步:他和我的愿望最终趋于一致。在 我让他应该死的时候,他自己已欣然同意将躯体交付死亡。这省却了我许 多事,省却了许多烦恼。在他死的那一刹那,我们终究合而为一,那一刹 那无比愉快,愉快得超过了和任何女人的任何一次做爱。 在砰的一声枪响以后,我和他了却夙怨。他已经消失,我静静地躺在 病床上,等待一个女人用戴着戒指的手来覆盖下我的眼皮。 他曾经主动地去寻找过死亡。死亡是一次壮举。由于这种壮举一生中 只能进行一次,因而具有绝顶的重要性。那是在劳改农场的一次晚点名之 后,他一面听着“一、二、三、四……十二、十三、十四……”的报数声 ,一面思索着寻死的方法。目的确定之后,方法是很关键的。没有月亮, 天和地都一片漆黑。仿佛有星光,还有队长手中的马灯乱晃。各个组的报 数声都隐没在黑暗里,成了另一个世界传来的声音,又像是打在沙土地上 的噼噼剥剥的干燥的雨点,寂寞地响成一片。“完了!”他在心中反复呼 叫。他觉得他自己就漂浮在“完了”的波涛之上。“完了”的暗示不断地 从远方如潮水般涌来,他脚下没有土地,任凭“完了”的冲击。“完了” ,这个词毫无意义,他力图在“完了”这个词中寻找意义,那还是后来的 事。 点名完毕,没有人逃跑,也没有人死亡。这表明这一天是劳改队最平 静也是最乏味的一天。“完了”推动着他,随小组其他劳改犯一起回到号 子里。土墙上砸满长长短短的木头橛子,一根根像竖起来的树林。若干年 后他在巴黎的布洛涅森林看到一株株栽在土地上的树,马上就想起竖在墙 头上的这片树。有人燃起了油灯,可以看见所有的木头橛子上都挂着各式 各样大大小小的包袱物件,琳琅满目。劳改犯们充分利用了狭小的空间, 将自己的财产立体化,但也更缩小了自由的范围,人们举步维艰。当劳改 犯人们磕头碰脑地摸索到自己三十厘米宽的铺位,窸窸窣窣躺在稻草上, 他却抓起早已藏在稻草下面的绳子,趁乱溜了出去。 一会儿,灯熄灭了。他在外面看见一个个号子的灯顺序熄灭,现实的 人间宛如一艘船逐渐飘然远去。最终世界向他告别,这时他以为自己已经 死了。天极高极高,然而和地一样黑暗。死亡竟这样容易,这是始料未及 的。 但死亡毕竟还须经过最后一道工序。处死自己的躯体并不比杀人省劲 。许多年后他因为失望和愤怒曾多次想自杀和杀人,都是因为考虑到费劲 而终止,并不是由于他的胆怯和善良。趁着最后一顿晚餐——那一碗稀薄 的米汤还没有完全消化,他拖着绳子走到打谷场,一边走一边听见胃里咣 里咣当地响,好像他是一头拉着水车的毛驴。 他经常想出奇制胜,经常想创新,但劳改队给予他有限的条件却限制 了他的想象力。寻死,也必须用最古老最传统的方法——上吊。老实说, 这种死法是很无趣的,使人直到死都体验不到生活的新鲜。他握着绳子在 打谷场边的一个碌碡上坐下。人在自杀之前必须有一个短暂的停顿,经过 一个思考的过程,这也仿佛成了一个通例,一套固定程序中的一个环节。 没有任何人教导自杀者如何寻死,但每一个自杀者都会不自觉地重复这种 古老的习惯。想必自杀和杀人一样,在数百万年之前已经由不断重复的行 为编入了我们祖先的精液,成了遗传密码。“算了!”他心里想,既然当 权者玩弄他的天真,既然政治的欺骗都没有玩出什么历史的新花样,他在 自杀方法和程序上都落入了前人的窠臼也不必感到羞愧了。尽管有两滴清 泪流下来,但那两滴清泪却有另外的含义。当然,事后他方才知道,流两 滴清泪也不过是自杀的程序之一。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