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是在为自己读书(共2册)

孩子你是在为自己读书(共2册)
作者: 周舒予|责编:申玉琴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
原售价: 79.60
折扣价: 47.00
折扣购买: 孩子你是在为自己读书(共2册)
ISBN: 9787568282826

作者简介

周舒予,知名青少年教育研究者,家庭教育畅销书作者。做过一线教师,长期从事教育心理方面的研究,创作。代表作有如《读懂孩子成长心理》《好妈妈改变孩子一生》《你是最棒的女孩》等。其理念独特、成熟,对当今家庭教育、青少年成长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

内容简介

为了听话而读书? “听话,快回屋读书去!” “听话,快去学习!” 这也许是经常回响在我们耳畔的话语吧! 长久以来,听不听话好像是评价子女好不好的首要标 准。因为,在父母、长辈的眼中,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 ,而我们也经常听到父母或长辈这样称赞“真是个听话的 好孩子”。于是,为了得到这样一句称赞,很多孩子为了 听话而读书,甚至可以说是为了父母而读书。 由于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对我们 的读书学习有了更多的规定性,希望我们上最好的学校, 恨不得我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甚至把我们的成长 之路都规划好了,而我们为了那句“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 子”,只能听从父母的安排,而这样真的利于我们的成长 吗? 我们知道,一个人做事的动力有两种:一是内在动力 ;二是外在动力。 内在动力,源于一个人内心对事物的兴趣,做事之后 带来的喜悦感、成就感,而这种感觉又会增加他对做事本 身的兴趣,促使他产生愿意做事的自觉冲动。外在动力, 则是由一个人的外部因素刺激所导致的,这种刺激虽然也 会让他产生喜悦感、成就感,但这种感觉却是有条件的, 一旦这种外部因素发生变化,不再对他有吸引力,那么他 就不再愿意继续做事,甚至会对事情产生厌恶感。事实上 ,读书学习亦是如此。 下面这个故事,可以更好地诠释这个道理。 一位退休老人原本居住在一个安静的地方,但是不知 从何时开始,有3个孩子经常将一个破旧的铁桶踢来踢去, 喜欢清静的老人实在是受不了这种噪声,便决定想办法阻 止他们这种行动。 一天,3个孩子正在踢铁桶,老人走到他们身边,说: “看你们踢桶,还真是有意思,你们要是不来,我还觉得 有些寂寞呢!这样吧,如果你们每天都来踢铁桶,我就给 你们每个人两元钱的报酬。”3个孩子非常高兴,每天都到 那里使劲地踢铁桶,而老人也如约给他们报酬。 过了几天.老人对3个孩子说:“由于物价上涨减少了 我的收入,我恐怕只能给你们一元钱了。”3个孩子虽然有 些不满意,但还是接受了老人的条件,每天放学后都坚持 来踢铁桶,却没有以前那么卖力了。 叉过了几天.老人愁眉苦脸地对3个孩子说:“实在对 不起,我最近手头太紧了,恐怕只能给你们五毛钱了。” 3个孩子的脸上立刻显出了不屑的表情,其中一个孩子 说:“谁会为这区区五毛钱而浪费宝贵的时间,我们不干 了!”从此之后,老人居住的地方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一开始,那3个孩子踢铁桶,就是图个乐,这是内在动 力的驱使。然而,当老人用额外的行为理由(金钱)对他 们进行刺激,而金钱的刺激在短时间比内在动力(自娱自 乐)更有吸引力时,他们的内在动力就转化为了外在动力 (获取金钱报酬),结果就变成了为了钱而玩耍。如此, 虽然提高了他们踢铁桶的积极性,但是减弱了他们踢铁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