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社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7.90
折扣购买: 儿童专注力培养方法
ISBN: 9787512511392
林成之,世界范围内大脑认知领域研究的前沿专家,曾担任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日本大学综合科学研究科教授。日本奥运代表团专注力训练特别顾问。
“100分注意力”与“50分注意力”的区别 为什么注意力不能持续? 平时我们总把诸如“要集中注意力”“做事集中注意力”这样一些话挂在嘴边。 但当真正被问及“什么是注意力”时,却意外地感觉很难回答。当你问别人这个问题时,不少人会一时语塞,然后回答说,“那就是注意”,这样的回答倒很有一丝禅意。 注意力有时很难说清楚。 其中,也有人回答说是“拼命地用心做”,“充分意识到那一点,用心去做”。这话倒并没有错。我们在运动或学习的时候,也经常可以听到“用点心,集中注意力”的说法。 然而,现实中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即便心里想着:“好!我要集中注意力做了!”但始终无法提高注意力,做到一半注意力就变得很涣散了。 大家在回顾过去或回想自己孩子的情况时,类似的事情也是历历在目。 但是,究竟为什么注意力不能持续或提高呢? 答案就是:注意力的水平处于低位。 也许有人听了这句话会大吃一惊:“什么?注意力竟然有级别?!” 你能全力投球直到最后一刻吗? 如果我们想要发挥才能,注意力是不可或缺的能力。如果没有注意力,学习、运动都无法取得成果,当考试、比赛等真正到了决胜的时刻,也很难发挥出自己的实力,取得好成绩。 但通常人们所说的“注意力”,从层次上而言,不过才50分的水平。 比如,别人让你“集中精力”,你回答“好,我集中”,但又有多少人能够心无旁骛地坚持全力以赴呢? 大概很多人都会在中途松懈下来,认为“都这么努力了,应该可以了”。 若将“决心坚持到最后一刻、不计得失、全力以赴地投球”这一状态看作100分的注意力的话,那么,很少有人能达到这种高度的注意力。 很多人的注意力水平只有50分 很遗憾,大多数人以为自己注意力很集中,但实际上,满分100分的注意力,他们也就只发挥到50分的水平。“注意不能持续”与“注意力无法提高”的原因也在于此。 即使现在只有50分的注意力,也可以发挥到100分的水平。是的,这是有可能的。所以,没有必要为自己现在的注意力水平低而感到失望。 此外,也没有必要担心“我孩子能发挥到100分的注意力吗?”这样的问题。我在序章中也提到,小孩如果大脑发育良好,就能发挥100分的注意力。 注意力是“情绪力” 面对“何谓注意力”这一问题,如果回答说“决心坚持到最后一刻、不计得失、全力以赴”就是100分注意力,这个答案未免太简单了。 其实,所谓“注意力”无非就是“情绪力”。 例如,当你面对自己喜欢的事情,你就可以专心致志地去做;可当你面对那些你觉得“无聊”“不懂”的事情时,即使想努力集中注意力,注意力也很难持续。 一旦你觉得差不多时,注意就中断了。那些你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物,还没等到注意力发挥,你就已经先放弃了。 沿着这个思路,你就可以理解:注意力正是“情绪力”。注意力的原动力正是“情绪”。 所以,那些注意力特别集中的人,也有强大的情绪控制能力。 比如,著名棒球选手王贞治为何能完成那么多的本垒打呢?正是由于他击球时投注了一般人想象不到的惊人的情绪。 王贞治说:“打的时候要追着球打。”不是等球飞过来,而是抱着主动去“追球”的心情站在击球手区。 一流选手具有“胜负脑”注意力 职业棒球选手能将时速达160公里的超快球击打回去。一般人认为击球手是在看到球被扔出去之后才挥动球棒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考虑到从投手区到击球区的距离与神经反射的速度,一旦球时速超过147公里,看到球被扔出去才挥棒击球的话,是来不及将球击打回去的。 事实上,棒球比赛时,岂止是时速147公里,就连时速160公里的球都可以打得到。这就说明,击球手高举球棒时,就已经开始做好准备,并预估对方投的是什么球、它会往哪里去。 职业选手能够通过对方投球时的动作来预判球的飞行轨道,然后他会盯着球的飞行轨迹做好准备,所以能够及时挥棒打到球。 但是王贞治不仅仅是击球,他能够坚持到完成本垒打。这时,他除了想要盯着球的飞行轨迹,还想要“追着球打”。这两种想法共同作用促使他发挥了相当的实力,表现出了惊人的注意力。 我将其称之为“胜负脑注意力”,就是在胜负之际一定要取胜这样一种“超一流注意力”。王贞治已经达到了这个水平。 “超一流注意力”超越100分注意力,可以说是“真正的注意力”。 虽然不必非得是“超一流注意力”,但要想发挥接近100分的注意力,关键在于如何不让作为原动力的“情绪力”降低。要达到这一目标,大脑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让大家理解注意力的培养与大脑的能力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我先介绍一下大脑的运行机制。 ★国际脑神经权威力作,融汇世界脑科学前沿成果。 ★日文首版上市三年,加印30次,风靡日本教育界 ★日本奥运冠军都在用的专注力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