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汉演义/中国历史通俗演义

前汉演义/中国历史通俗演义
作者: 蔡东藩
出版社: 中州古籍
原售价: 26.00
折扣价: 15.40
折扣购买: 前汉演义/中国历史通俗演义
ISBN: 9787534830846

作者简介

蔡东藩(1877—1945),浙江萧山人。著名演义小说作家、历史学家。宣统元年中省优贡生。1910年朝考以优入选,翌年春赴福建以知县候补。因不满官场恶习,月余托病回乡。从1915年开始创作《清史通俗演义》,至1926年《后汉通俗演义》出版,耗十年之功,写成了中国最完整的历史小说《历朝通俗演义》。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内容简介

第一回 移花接木计献美姬 用李代桃欢承淫后 皇有皇猷,帝有帝德,史家推论史事,首推三皇 五帝。其实三皇五帝的本身,并未尝自称为皇,自称 为帝,后人因他首出御宇,创造文明,把一个浑浑沌 沌的世界,化成了雍雍肃肃的国家,真是皇猷丕显, 帝德无垠,所以格外推崇,因把皇字帝字的徽号,加 将上去。是意未经人道,一经揭破,恰有至理。到了 夏、商、周三朝,若大禹,若成汤,若周文、武,统 是有道明君,他却恐未及古人,不敢称皇道帝,但降 号为王罢了。及东周已衰,西秦崛起,暴如赢政,凭 借了祖宗遗业,招揽关陇间数十百万壮丁,横行海内 ,蚕食鲸吞,今日灭这国,明日灭那国,好容易把九 州版图,一古脑儿聚为己有,便自以为震古铄今,无 人可及,遂将三皇的“皇”字,五帝的“帝”字,合 成了一个名词,叫做“皇帝”。 咳!这皇帝两字的头衔,并不是功德造就,实在 是腥血铸成。试看暴秦历史,有甚么皇猷?有甚么帝 德?无非趁着乱世纷纷的时候,靠了一些武力,侥幸 成功,他遂昂然自大,惟我独尊。还有一种千古纪念 的事情,就是我国的君主专制,实是赢政一人,完全 造成。从前黄帝开国以来,颁定国法,原是君主政体 ,历代奉为准绳,但究未尝有“言莫予违,独断独行 ”的思想。尧置谏鼓,立谤木,舜询四岳,咨十有二 牧,禹拜昌言,汤改过不咎,周有询群臣、询群吏、 询万民的制度,简策流传,至今勿替。可见古时的圣 帝明王,虽然尊为天子,管辖九州,究竟也要集思广 益,依从舆论,好民所好,恶民所恶,才能长治久安 ,做一位升平主子,贻谋永远,传及子孙。看官听说 !这便是开明专制,不是绝对专制哩。声大而闳。 自从赢政得国,专务君权,待遇百姓,好似牛马 犬豕一般,凡所有督责抑勒的命令,严酷残暴的刑罚 ,无一不作,无一不行。也以为生杀予夺,惟我所为 ,百姓自然帖伏,不敢再逞,从此皇帝的位置,牢固 不破,好教那子子孙孙、千代万代的遗传下去。哪知 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本身幸得速死,不致陨首,才 及一传,宫廷里面,就闹得一塌糊涂,戍卒叫,函谷 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于是楚汉逐鹿,刘项争雄 。项羽力能扛鼎,叱咤万夫,却是个空前绝后的壮士 ,无如有勇无谋,以暴易暴,反让那泗上亭长,出人 头地,用了好几个策士谋臣,武夫猛将,终将项霸王 除去,安安稳稳得了中原。史官说他豁达大度,确非 凡夫,而且入关约法,尽除苛禁,能得百姓欢心,所 以扫秦灭项,五年大成。 但小子追溯汉家事迹,多半沿袭秦制,并没有一 番大改革的事业。萧何原是刀笔吏,叔孙通又是绵蕞 生,绵蕞系表位标准,绵是置设绵索,蕞是植茅地上 ,为肄习典礼之处,使知尊卑次序。所见所闻,无非 是前秦故事,晓得甚么体国经野的宏规,因此佐汉立 法,仍旧是换汤不换药的手段,厉行专制政体,尊君 抑民。汉高祖尝沾沾自喜,谓吾今日乃知皇帝之贵。 照此看来,秦汉二代,规模大略相同,不过严刑峻法 ,算比暴秦差了一层。史官或铺张扬厉,极端称许, 其实多是浮词谀颂,未足尽信呢。汉高一殁,吕后专 权,险些儿覆灭刘氏,要继续那亡秦的后尘。这便是 贻谋未善。幸亏还有一二社稷臣,拨乱反正,才得保 全刘家基业。孝文入嗣,却是个守成令主,允恭玄默 ,守俭持盈,宽刑律,奖农事,府藏充实,囹圄空虚 ,汉家元气,实是孝文一代,休养成功。景帝遵业, 略带刻薄,用兵七国,未免劳民,但尚是万不得已的 举动,未可讥他黩武,此外还有乃父遗风,不忘恭俭 。周云成康,汉言文景,两相比例,颇若同揆。传至 孝武,与祖考全不相同,简直是好大喜功,仿佛秦始 皇一流人物。秦皇好征伐,汉武亦好征伐;秦皇好巡 游,汉武亦好巡游;秦皇好雄猜,汉武亦好雄猜;秦 皇好诛夷,汉武亦好诛夷;秦皇好土木,汉武亦好土 木;秦皇好神仙,汉武亦好神仙;秦皇好财色,汉武 亦好财色。后世尝以秦皇、汉武并称,还道他力征经 营,开拓疆宇,东西南北的外族,闻风远遁,好算是 一代武功,两朝雄主。谁知秦亡不由胡亥,实自始皇 ;汉亡不在孝平,实始武帝。本编并列秦汉,隐寓此 意。文、景二主四十余年积蓄,被汉武一生荡尽,从 此海内虚耗,民生困敝。昭、宣二朝,尚能与民更始 ,励精图治,勉强维持过去。传到元、成时代,弘恭 、石显,几类赵高,杜钦、谷永,酷似李斯,外戚王 氏,遂得乘隙入朝,把持国柄。哀、平昏庸,汉祚潜 移。不文不武的王莽,佯作谦恭,愚弄士民,朝野称 安汉公功德,多至八千人,虽由王莽善能运动,得此 无谓的标榜,但也由汉武以来,人心渐贰,不愿归汉 ,遂为那逆莽所绐,平白地将汉室江山,篡夺了去。 推究祸根,不能不归咎汉武。若谓秦传二世,汉传至 十一世,历年久暂,大判径庭,这是由汉祖汉宗,有 一两代积德累仁的效果,不比那秦赢政一味暴横,无 人感念,所以一暂一久,有此区别呢。评论的确。话 休叙烦,事归正传。 P1-2

 本书为民国蔡东藩在“演义救国”思想指导下创作的系列长篇历史小说之一,写秦末群雄逐鹿,刘邦建汉至王莽纂汉一段历史。这是一部以正史为经,轶闻为纬,体例特殊,自批自注的演义巨作。全书文笔亲切自然,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