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5分钟商学院--个人篇
ISBN: 9787508685380
刘润: 润米咨询董事长,互联网转型专家,拥有23万+用户的私人商学院——“得到”专栏《刘润?5分钟商学院》创始人。 前微软战略合作总监,海尔、百度、恒基、中远等众多大企业的战略顾问。 工作、公益之外,爱好旅行,徒步戈壁,环骑青海湖,到达珠峰大本营,登上南极大陆,抵达北极点,探访进化岛,登顶非洲乞力马扎罗。 著有《2012,买张船票去南极》《人生,就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旅行:从微软到北极点》《互联网+》《互联网+战略版:传统企业,互联网在踢门》《趋势红利》。
自己先开价, 还是让对方先开价—— 定位调整偏见 把谈判战场直接定位到对方的底线,然后在此定位附近小范围拉锯,这能在信息不对称、利益不一致的谈判中,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 在商业世界中,交易双方掌握着并不对称的信息,为了获得最大的个体利益或整体利益,常常需要通过谈判来达成双赢或妥协。这种在信息不对称、利益不一致情况下的特殊沟通能力,就是谈判能力。 比如,某人看中一件清代古董,特别喜欢,但是售价非常高。这是一种典型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买家不知道底价是多少, 买卖双方的利益也不一致,买家希望越便宜越好,卖家则正好相反。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卖家可能会指指旁边的唐朝古董,告诉买家“那个更贵”——很明显,他在运用“价格锚点”策略,让买家觉得清朝古董并不算贵。卖家还会说:“古董是投资品,越来越值钱,不像汽车这类消费品,到手就掉价一大半。投资古董划算多了。”——他这是在运用“心理账户”策略,试图把古董从买方的消费账户,挪到投资账户里。 买方应该怎么应对呢?可以试试运用“定位调整偏见”。 社会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试验:在召集会议时,先让人们自由选择座位,然后请他们到室外休息片刻,再进入室内入座。如此五六次之后,试验人员发现,多数人都选择了他们第一次坐过的座位。大家都被自己心理的“锚”,定在了那个位置上,一旦“锚定”,后面的各种讨论、决策都容易受此影响。 回到古董的案例上,买家怎么才能便宜地买到那件古董呢? 法国文豪大仲马有过一模一样的遭遇,他也看中一件古董,卖得也很贵。他是怎么做的呢?他先找了两个朋友到店里逛逛,假装要买古董。第一个朋友开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低价,卖家愤然拒绝。过了一会儿,第二个朋友也进店里,开了一个差不多的低价,卖家很不乐意,但是语气中有了商量的余地:“这也太低了,你再高一点吧?”这时,卖家的定价已经被从高位强行拉下来,摁在了一个很低的价位上。接着,大仲马出场,他在第二个朋友的价格上稍微加了些钱,就顺利买下古董。 把谈判战场直接定位到对方的底线,然后在此定位附近小范围拉锯,这种通过定位效应获得对自己有利的谈判结果的方法, 就叫作“定位调整偏见”。对方只能在定位附近波动,很难调整定位本身。 应该怎么运用定位调整偏见呢?记住三个原则: 第一,争取先开价。 很多人在谈判时喜欢问对方:“你觉得多少钱合适?”假如你的底线是20万元,你希望对方开出30万元,然后自己心生窃喜地答应?这种情况,在真正的谈判中几乎不会发生。让对方先开价,就是给对方使用定位调整偏见的机会。他可能会报5万元,直接把谈判战场定位到你的底线以下。 第二,越极端越好。 大仲马用的就是极端报价策略,把谈判“锚定”在了低价区间。反过来,卖家也一样。非常高的价格就是“锚”,一是稳定住了自己的赢利空间,二是为顾客创造出虚幻的“折扣”和“优惠”,让顾客为自己争取到的“低价”产生成就感。 在商业谈判中,极端报价有时还可以超越价格,用在一些其他的“等价条件”上,比如工作范围、项目工期、品质标准等。可以试着在等价条件上,提出“无理要求”。比如,甲方说: “价格我们先放一边,但这个项目,我希望能在30天内完成。” 乙方心里叫苦不迭:“这是一个计划半年的项目啊!”其实,甲方真正在乎的还是价格。然后,甲方可以在项目工期、工作范围、品质标准上一点点艰难地让步,让乙方用别的条件“买”回去。比如,甲方说:“我可以降低一些质量标准,从6 sigma降为5 sigma(西格玛水平,是对过程满足质量要求能力的一种度量),但是需要在预算里扣除质量准备金。” 第三,留还价余地。 谈判时,要避免一种情况:你开了一个看似毫无诚意的价格,对方一怒之下拂袖而去,生意黄了。所以,在开价之前要提醒或暗示对方,这个价格还是有商量余地的。这样,对方即便觉得你的价格很荒唐,也会在他心中锚定,影响下面的谈判。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开价的技巧,在于你可以提出一个极端到令人难以接受的开价点,你越漫天要价,对方越是有可能把你真正的要价看作让步。 定位调整偏见 定位调整偏见是一种谈判技巧,利用先入为主的定位效应,把价格谈判或者条件谈判直接锚定在对方的底线附近,然后拉锯。在信息不对称、利益不一致的谈判中,定位调整偏见可以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具体有三个原则:第一,争取先开价;第二,越极端越好;第三,留还价余地。 1.商业顾问刘润为你把脉诊断,搭建一个全面的自我成长体系。投资自己,是这个世界上稳赚不赔的生意。 2.“得到”超过23万用户订阅,个人专属“商学院”,影响力波及众人的专栏内容结集。 3.属于你的一座小型药房,任何一个和商业、管理、个人习惯养成有关的问题,在这个药房里都能找到药柜,都有方子和药材。随时调出解决方案,省去走弯路和瞎琢磨的时间。 4.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既值得珍藏又需要时时翻阅的文字才值得被制作成图书,刘润的《5分钟商学院》无疑符合这个标准。 5.用5分钟的时间,把挂钟的结构塞进怀表里,是我们对你宝贵时间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