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国衰亡史/新编历史小丛书

明帝国衰亡史/新编历史小丛书
作者: 程念祺|总主编:戴逸
出版社: 北京人民
原售价: 18.00
折扣价: 10.70
折扣购买: 明帝国衰亡史/新编历史小丛书
ISBN: 978753000414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一 从洪武开国到“仁宣致治” 公元1368年的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即皇 帝位,国号明,年号洪武。此距1345年,元朝为亡宋修成 《宋史》,仅仅二十三年。按说中国历代都注意为前朝修 史;而修史的目的,是要记取前朝治乱兴衰的教训。但《 宋史》修成之后,不过二十三年,借大的一个元朝,竟亡 于一个本来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一个曾经因饥寒交迫而投 身于佛门的和尚之手。殷鉴不远,无奈世事难料。对此, 明朝洪武皇帝朱元璋,是**忧虑的。 朱元璋,这个穷苦人出身的开国皇帝,当他于1344年 入皇觉寺为僧时,元朝的天下已开始大乱,地方上不时有 造反的事情发生。入皇觉寺后不久,因为寺内没有饭吃, 他只好托钵外出“化缘”。数年之间,他游历过好多个州 县,对元朝的*败和天下的乱象,有着切肤的感*。后来 ,他返回皇觉寺。到了1352年,当他感到天下大乱再难挽 回,就又从皇觉寺里跑出来,投奔了当时正占据着他家乡 豪州(凤阳)的郭子兴的造反队伍。 在郭子兴的队伍里,朱元璋战功卓著,逐渐被提拔为 这支队伍的副帅。后来郭子兴病故,他的儿子郭天叙和另 一员大将张天,也被叛将杀死。于是,朱元璋当然地成为 这支队伍的首领。 从1356年到1368年,朱元璋*先是率**陷集庆(今 南京),在江南站住脚跟;然后就是与西面的陈友谅和南 面的张士诚较量,并*终将他们消灭;接着就是北伐,驱 除元朝的势力。如果要回忆这一段历史,那将是**耐人 寻味的。然而,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甚至根本没 有功夫享*胜利的喜悦。马上得天下不易,而马下治天下 *不易。胜利一经实现,他真正关心的,就是如何使他的 大明江山长治久安。 “杀运”下的“严猛”治国方略 究竟怎样才能使**长治久安呢?元末明初,人们普 遍认为,宋朝和元朝之所以会亡,就是因为**对社会和 官吏都过于“宽纵”了,所以明朝一定要有“三十年杀运 ”。宋朝的“宽纵”,史书上已记得很明白。宽,纠之以 猛,宽猛相济,这是圣人古训。可是,这样的道理,要让 元朝的统治者懂得,却并不容易。这些来自大*原的马背 上的统治者,骄悍而能征善战,习于用武却疏于文治,“ 马上得之,马上治之”,似乎与他们有着不解之缘。所以 ,尽管他们仿造了汉人的制度,并且有所创建,但由于他 们对中国一贯的“文治”精神不甚了了,在他们的治下, 政治只能依旧“宽纵”。而现在,**洪武皇帝朱元璋, 鉴于宋、元的“宽纵”,坚信明朝的“杀运”,遂决意用 *“严猛”的手段,来奠定明朝的治国基础。 洪武皇帝的“严猛”,至今想来仍令人发指。朱元璋 在位期间,有四个大案,都弄得极其惨烈。其一为“空印 案”,发生于洪武九年,即公元1376年。按照当时的制度 ,每年各地布政司、府、州、县,都有专人到朝廷户部, 将这一年地方财政*需的各项收支“上计”。而户部对地 方上计的考核,是根据地方上一年的上计数据,与地方当 年的上计数字往往会出入较大。为此,地方上计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