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另一个自己相遇/陈染文集

与另一个自己相遇/陈染文集
作者: 陈染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0.70
折扣购买: 与另一个自己相遇/陈染文集
ISBN: 9787550009912

作者简介

陈染,女,当代著名作家。生于北京。幼年学习音乐。1986年大学毕业。曾任大学教师,后到出版社工作。已出版小说专集《纸片儿》、《嘴唇里的阳光》、《无处告别》、《与往事干杯》、《陈染文集》6卷,长篇小说《私人生活》,散文随笔集《声声断断》、《断片残简》、《时光倒流》,谈话录《不可言说》等多种专著。在中同大陆、港台地区和英美德目意韩及瑞典均有出版。

内容简介

我亲眼目睹自己是如何被现实改造的。 有时,当我回头阅读自己从前的书时,便惊诧地 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女孩——敏捷、激动、叛逆、忧郁 、才思涌动、心高气傲,她与现在的我已是那样的遥 远。 那个女孩是何等幸福啊——她敢孤独无助特立独 行,她敢与众不同棱棱角角,她还敢不喜欢钱,敢不 要职业,敢要死要活地执着于自己的方式,她居然还 敢身体不健康不爱惜自己,敢抑郁厌世,她甚至敢设 想自杀一走了之……一株枯草,一片青瓦,一截幽径 ,一声凄清的吆喝,都使她感怀神伤。 而现在呢,我已经慢慢地一天又一天地失去了这 些权力。 心里的滋味难以言说。 就说每周上班的路上,原来走在那条喧哗涌动的 早晨的街上,在那时的我的视野里仿佛是静寂无人的 ,能够进入眼帘的都是那些从庸常的平凡的景物人流 中“升华”到形而上层面的事物——我看到冷冬里一 株沉郁枯索的秃树,四季的轮回更迭命运一般罩在它 头上,这株秃树似乎与人、与我就有了某种纠缠不去 的关联——冬天来了,它的盛势已去,往日的浓郁茂 密以及它那在暖风中目中无人的欢叫声,都已成为回 忆,来年的再绿也不再是逝去的那个绿了,一切是那 样的无可奈何一逝不返……这时,对于这株皲裂凋败 的秃树的一带而过的凝视,便不由自主地进入了人生 的问题。 有时,我会看到身边的一辆婴儿车上的小孩儿, 豁着牙朝着与他交错而过的另一辆婴儿车上的小孩儿 会心地笑,两个小孩都挥动起小手咿咿呀呀叫。两辆 车已经交错而过了,他们便都扭过小脑袋相互不舍地 张望、伸手,显然他们是格外想发展一下这路遇的友 情的,但是年轻的爸爸妈妈却坚毅地把他们向着相反 的方向推走了,其中一个孩子一边哭着一边使劲回身 向远去的另一个孩子眺望,大人扭过宝宝的头,说, 我们玩去喽。显然,大人们是相互戒备不信任的。我 看着这个小孩儿腮边大颗清纯的泪珠和失望的神情, 就想起“成长”这个语词,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肯定是 “成长”了,可是“成长”意味着什么呢? 那时候,其实也就是几年前,一点小事我就会想 一路,而且是决不用什么自我“提升”或者自我“煽 动”的,完全是自然而然的联想。往往是走出去很远 ,眼睛里依然是那一株处于悲观季节里的秃树,或者 是那个小孩子被成年的父母轻易“抹杀”了童贞情谊 的悲伤。这种专注而密集的联想往往伴随我整整一路 。直到走进单位大楼,遇到迎面而来的打招呼的同事 ,这种“沉浸”方才忽然中断、猛醒,知道脑子里的 线路该切换频道了。那时,我在办公室这一真实的人 际空间中,总是呆头呆脑,看不出任何潜藏在人们风 平浪静的脸孔之下微妙而复杂的人际关系,更不懂得 现实的很多问题其实只是人际的问题。所以,我在单 位的处境是可以想象的。 这暂且搁下,还是回到那条喧哗涌动的早晨的街 上。现在,我依然在这条街上走,脑子里也依然堆满 密集的思维,但想的却是另外的事情了:到办公室后 要做的一二三四五……抽空得去趟医院,药马上吃完 了,还是首先得把身体弄好……要和那个谁谁谈一谈 ,真是太黑暗了,否则怎么生活呢……警告自己,一 个人没有足够的钱就不要想“自由”,也不要腰杆挺 直地想要“尊严”,没有这个前提而奢望“自由”和 “尊严”,是要为此付出代价的(这里的自由和尊严 当然是相对而言的)…… 现在,我经常提醒自己的一句话是:生活本身才 是最为重要的。这是多么堂而皇之的自我安慰啊!给 “苟且”的日子找到一条最结实最合理的依据。细想 这句话,“生活”指什么?无非是把日子填满的那些 琐事,工作、家务、买菜、烧饭、逛街、看电视、尽 家庭角色之义务、保持良好社会关系等等。这些事已 经足以把一个人一天的时间占得很满很满,倘若把这 些都做好,那么整个人无疑是要被这庞大的现实彻底 吞噬掉了。 总是挣扎着要回到某种状态——从繁忙的生活浮 面进入一种“精神深度”。我是那样地怀念过去的那 个走在喧哗涌动的早晨的街上旁若无人、浮想联翩、 没有现实感的女孩。 这样一想,焦虑的情绪便覆盖了我的日常生活, 这是多么糟糕、多么无奈的局面啊。 但是,我是知道自己适宜的位置的,也知道要为 此付出什么样的代价。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