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开明
原售价: 29.00
折扣价: 16.24
折扣购买: 读成语识天下--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生活篇1)
ISBN: 9787513120043
安贫乐道 出典寻源 “安贫乐道”这个成语引自《论语·雍也》。 传说孔子有学生三干人,其中最出名的有七十 二人,而颜叵又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颜回,字子 渊,也叫颜渊。此人贤德而且好学,虽然家境贫寒 ,但仍然能孜孜不倦地追求圣贤之道。颜回是孔门 弟子中德才兼备、深受敬重的核心人物。所以,孔 子常常以颜回的事例来教育他的其他学生。 有一次,孔子对学生们说:“贤哉,回也!一 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 乐。” 意思是说:“颜回是真的圣贤之人啊!他甘于 清贫,住在荒僻的巷子里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家 中用竹子做的箪是他盛饭吃的器皿,木头做的瓢是 他用来舀水喝的器具。周围的邻居看到颜回过着如 此清贫的生活都为他担忧,心想,这要是换作别人 ,一定不堪忍受。但是颜回却能快乐地满足于这种 生活。” 颜回所处的时代,已是中国的春秋末期,不但 周天子的王权继续衰落,而且各诸侯国的政权也衰 落了。颜回所向往的不是舒适的届所和富裕的生活 ,而是德教风行、君臣同心、上下协调、安定和谐 的社会。颜回认为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人讲仁义, 个个守规矩,没有城墙、护城河、武器和战争。只 有学习并遵守圣贤之道,才能建立这样的社会,所 以颜回非常忠诚地跟随孔子宣扬圣贤之道。 颜回的忠厚与内向,掩盖了他的聪颖善思,就 连孔子一时也难以了解他究竟有多么聪慧。经过一 段时间的深入观察了解,颜回的这种品德被孔子大 加赞赏。后来这种品德就因此被引申成为“安贫乐 道”。 安贫乐道,是多少年来封建统治者向老百姓宣 传的一种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意思是说:安于清贫 ,注重自己身心的修养,乐于内修自己的道德;坚 定自己的人生信念,对艰苦的生活能泰然处之。 《论语·雍也》原文中有“人不堪其忧,回也 不改其乐”一句,“安贫乐道”这个成语即由此引 申演化而来。 解字释义 道:指立身处世的原则。“安贫乐道”的意思 是安于贫困的生活,乐于奉行做人的准则。 关联词语 “安贫乐道”的近义词有“安贫乐贱”“随遇 而安”“循规蹈矩”“安分守己”等。 “安贫乐贱”的意思是安于贫贱并以此为乐。 “随遇而安”的意思是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 中都能满足。“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 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安分守 己”的意思是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