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26.30
折扣购买: 左手的缪斯(余光中原版散文集典藏本)(精)
ISBN: 9787550288591
余光中,诗人,散文家,文学家。祖籍福建永春,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写作的“四度空间”。文学影响力既深且远,遍及华人世界。 著有诗集《白玉苦瓜》《藕神》《太阳点名》等;散文集《逍遥游》《左手的缪斯》《听听那冷雨》《青铜一梦》等;评论集《蓝墨水的下游》《举杯向天笑》等;翻译《理想丈夫》《不要紧的女人》《老人和大海》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大系》《秋之颂》等,合计七十种以上。
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学者胡适死了。对于中国 的文化界说来,这是异常重大的损失。对于胡先生本 人来说,我毋宁庆幸他死得其所。在动荡的中国文化 界,能像胡先生这样忠于自己的信仰且坚其晚节的学 者,太少太少了。在今日的台湾,骂胡适是一件最安 全的出风头的事。有人说他对大陆沦陷应该负责,有 人说他是中国人的耻辱,有人骂他是学阀,有人甚至 主张把他空投大陆。“我的敌人胡适之”和“我的朋 友胡适之”同样流行于中国的文化界。一个手无寸铁 的学者,竟能造成举国友之甚至举国敌之的局面,在 现代中国,还是绝无仅有的例子。事实上,才高于胡 适者有之,学富于胡适者有之,国际声誉隆于胡适者 有之(如林语堂及李、杨。)。然而胡适在中国文化界 何以如此重要呢?此无他,胡适是思想界的一个领袖 ,他言行一致,贯彻始终,而且用极其浅近明畅的白 话来表达他的思想。胡适何适?他以古稀之年迢迢来 归,虽然在学问上并无满意的成就,总算把这把老骨 头光荣地埋在这座孤岛上。 胡适已经死了。可以想象得到的是,亲痛仇快, 棺已盖而论未定。我敢相信,历史的定论将是正面的 。胡适是现代中国自由思想的领袖,也是现代化运动 的一大功臣。没有胡适,我们眼前偏见之雾将更浓。 没有胡适,我们和民主的距离将更远。没有胡适,我 们的教育将更不现代化,更不普及。时至今日,我们 最需要的仍然是科学与民主,因为科学并不等于原子 炉或电视,民主也并不等于选举或罢免。有人斤斤计 较,要凭信史溯五四运动之源。事实上这于胡适有何 损?可贵的不是谁先创始,而是谁最坚持不移,谁最 具影响力量。 胡适的影响遍及整个文化界。此处我想缩小范围 ,仅论其文学的一面。在这方面,他的贡献是不可磨 灭的。骂胡适的人,必须用白话文,才能使别人了解 。胡适鼓吹白话文学,使文字与语言再度结合,乃年 轻了久已暮气沉沉的中国旧文学。此举可以比之欧洲 的文艺复兴和华兹华斯‘的反古典运动。然而胡适在 中国文学的地位并不足以比拟但丁。或华兹华斯。本 质上他是一个改革家、运动家,不是一个作家。固然 ,他也写新诗和散文,可是在他的作品中,思想传达 的成分仍浓于艺术的创造,亦即说明多于表现。他主 要是一个思想家;他的新诗充其量像爱默生。或梭罗 。的作品,但缺乏前者的玄想及后者的飘逸,不,有 时候他的新诗只是最粗浅的譬喻而已: 我大清早起; 站在人家屋角上哑哑的啼。 人家讨厌我,说我不吉利—— 我不能呢呢喃喃讨人家的欢喜。 像这样的一首诗,在艺术上的评价实在很低,尽 管它可以被引用来印证胡适的思想或人生态度。胡适 在诗中用了一点起码的象征,可是这种象征是浅近而 现成的,不耐咀嚼,像是盖在思想上的一层玻璃,本 身没有什么可观。又如下面的一首: 山下绿丛中, 露出飞檐一角, 惊起当年旧梦, 泪向心头落。 对他高唱旧时歌, 声苦无人懂—— 我不是高歌, 只是重温旧梦。 其中的措辞与节奏,实在都是陈旧的,最多只是 较自由的旧诗。事实上,五四时代的新诗人们,虽然 有志推行新诗运动,但一方面由于对旧诗欠缺透视的 距离,对西洋诗尚未认识清楚;而另一方面,以白话 为基础的新语文尚未演变成熟,是以当时的新诗只是 半旧不新的过渡时期的产物,做文学史的数据则可, 做美感的对象就勉强了。一直要到徐、何、卞、李、 冯、戴’诸人,新诗才算进入美的范围。是以五四的 新诗运动,本质上是语言的,不是艺术的,而胡适等 人在新诗方面的重要性也大半是历史的(historical) ,不是美学的(aesthetic)。在今日的台湾,几乎任 何新诗人的作品都超越了《尝试集》。可是文学是渐 渐发展而成的,不是无中生有的,没有胡适的努力, 怎能有今日的自觉与成就?反过来说,置我们于五四 时代,我们的作品也许还不如《尝试集》。何况胡适 的活动初不限于新诗一隅,他的成就是全文化的。 P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