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必修的21堂激励课

领导必修的21堂激励课
作者: 张岱之
出版社: 华东师大
原售价: 20.00
折扣价: 13.00
折扣购买: 领导必修的21堂激励课
ISBN: 9787567511118

作者简介

张岱之,1965年出生,台湾经济学学士、企业管理硕士,曾任数家上市公司业务经理、人事部经理、大型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在公司发展战略、产品营销、企业管理、员工培训等方面有独到的研究。著有《好命不如好习惯》、《点石成金——世界上最具创意的好点子》等书。

内容简介

人们无法想象,如果没有林肯,今天的美国会是 什么样子。 1860年,就任美国总统之后不久,林肯就极力推 动美国的废奴运动。在一次演讲当中,林肯慷慨陈词 ,誓要建立一个真正民主的社会,一个“民有、民治 、民享”的国家。在林肯的激励下,整个美国社会都 投入到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运动当中,北方各州尽 释前嫌,组成一支强大的联盟军队,与南方军队进行 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战争,直到最终彻底废除了美国南 部的奴隶制度。林肯也因此被公认为美国历史上最伟 大的总统之一。 很多人都把林肯看作是一个极为外向、口若悬河 的人,可事实并非如此。少年时代的林肯,曾经一个 人独居森林深处,用他后来的话说,当时陪伴他的只 有“一把斧子和周围的那些小树”。在这样的环境之 下,少年林肯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并在一些 问题上形成了坚定的信念。在以后的政治生涯当中, 虽然经历了各种各样的非议和挫败,可是林肯从来没 有改变自己的政治信仰,始终坚持着那些自己认为是 正确的东西,并最终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 很多历史学家把美国内战看成是一个人的胜利, 因为他们相信,直接将这场战争引向胜利的因素就是 林肯个人的政治信仰。而著名的政治学家卡尔博士相 信,林肯之所以能够顶住一切压力和怀疑,在很大程 度上是因为他那几年的独处。 伟大的领导者和激励者必须具有独立的人格。在 美国中部辽阔的大草原上,每当野牛迁徙的季节,领 头的野牛总是会走在整个队伍的前列。人类社会也是 如此,在任何一个团队当中,领导者必须始终站在最 前沿的位置,只知道跟随别人的人永远不会成为真正 的领袖。而在进行团队合作的时候,一个必需的要素 就是团队核心,也就是说,一个团队必需拥有自己的 核心信念以及核心决策层,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拥有 独立人格,能够始终坚守自己信念的人就很容易脱颖 而出,成为真正的领袖人物。 反过来说,那些无法保持精神独立的人,他们对 于未来的看法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他 们甚至无法给追随自己的团队成员带来足够的信心。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对自己都没有信心,都无法坚 持自己的信念,他周围的人又怎么可能对他产生信心 呢? 伟大激励者必须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 虽然很多公司都建立了完备的员工激励制度,通 过各种手段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可事 实上,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激发员工热情的最大动力 来源应该是它的领导者。 世界第五大传媒公司维亚康姆公司的董事长兼 CEO萨姆纳?雷石东就是一个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的 人。年届八十余岁的他一生都在被一种追求成功的激 情所驱动。早在哈佛大学毕业之后,他就开始体味到 了商业的乐趣,在律师行业从业十年之后,他毅然放 弃了年薪数百万的律师工作,开始经营起了自己的汽 车影院。 63岁那年,正当他的很多朋友纷纷退居二线,准 备颐养天年的时候,雷石东先生却大举进军内容制作 领域,宣布收购当时已经陷入财务危机的维亚康姆公 司,不仅如此,收购成功之后,他又在随后的十余年 间一路攻城掠地,接连将派拉蒙公司、哥伦比亚广播 公司等媒体巨头纳入麾下,造就了今天的维亚康姆公 司。 当记者问起他是什么驱动着他在63岁高龄的时候 选择收购当时已经陷入危机的维亚康姆公司时,他这 样回答道:“我的一生都在追求成功,我不知道对于 自己来说,成功到底意味着什么,可我始终坚信,我 目前从事的工作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我为能够得到 这样一份工作而自豪!” 可以肯定的是,在任何团队活动当中,团队的领 导者都会是活动的核心,也就是说,在进行团队活动 的时候,领导者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下属的关注,对 他们产生重要的影响,并很可能成为下属效仿的榜样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名领导者对自己的工作始终 保持一种非常消极的态度,那他很难对下属产生正面 的影响,更加无法激起他们的工作热情。 热情往往具有极强的感染性和驱动力,那些受了 热情感染的人有时甚至会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一种几近 疯狂的热情,这种热情不仅能够激发员工对自己的工 作尽职尽责,力求完美,他们还能够在自己的周围形 成一个努力工作的氛围,从而对自己周围的人产生积 极的影响。可以想象,如果领导者能够使下属对自己 的工作产生足够的热情,员工自然就会对自身的工作 确立极高的标准,所有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也将不再是 枷锁。 伟大的激励者总是对未来充满理想,对自己的事 业有着坚定的信念。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