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门外文谈(精)/大家小书
ISBN: 9787200121698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902年留学*本学医,后弃医从文。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篇白话小说《狂人*记》,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华盖集》《南腔北调集》等。在翻译外国文学和整理中国古籍方面也成就卓著。
老调子已经唱完 ——二月十九*在香港青年会讲 **我所讲的题目是“老调子已经唱完”:初看 似乎有些离奇,其实是并不奇怪的。凡老的,旧的, 都已经完了!这也应该如此。虽然这一句话实在对不 起一般老前辈,可是我也没有别的法子。 中国人有一种矛盾思想,即是:要子孙生存,而 自己也想活得很长久,永远不死;及至知道没法可想 ,非死不可了,却希望自己的尸身永远不*烂。但是 ,想一想罢,如果从有人类以来的人们都不死,地面 上早已挤得密密的,现在的我们早已无地可容了;如 果从有人类以来的人们的尸身都不烂,岂不是地面上 的死尸早已堆得比鱼店里的鱼还要多,连掘井,造房 子的空地都没有了么?所以,我想,凡是老的,旧的 ,实在倒不如高高兴兴的死去的好。 在文学上,也一样,凡是老的和旧的,都已经唱 完,或将要唱完。举一个*近的例来说,就是俄国。 他们当俄皇专制的时代,有许多作家很同情于民众, 叫出许多惨痛的声音,后来他们又看见民众有缺点, 便失望起来,不很能怎样歌唱,待到革命以后,文学 上便没有什么大作品了。只有几个旧文学家跑到外国 去,作了几篇作品,但也不见得出色,因为他们已经 失掉了先前的环境了,不再能照先前似的开口。 在这时候,他们的本国是应该有新的声音出现的 ,但是我们还没有很听到。我想,他们将来是一定要 有声音的。因为俄国是活的,虽然暂时没有声音,但 他究竟有改造环境的能力,所以将来一定也会有新的 声音出现。 再说欧美的几个国度罢。他们的文艺是早有些老 旧了,待到世界大战时候,才发生了一种战争文学。 战争一完结,环境也改变了,老调子无从再唱,所以 现在文学上也有些寂寞。将来的情形如何,我们实在 不能豫测。但我相信,他们是一定也会有新的声音的 。 现在来想一想我们中国是怎样。中国的文章是* 没有变化的,调子是*老的,里面的思想是*旧的。 但是,很奇怪,却和别国不一样。那些老调子,还是 没有唱完。 这是什么缘故呢?有人说,我们中国是有一种“ 特别国情”。——中国人是否真是这样“特别”,我 是不知道,不过我听得有人说,中国人是这样。—— 倘使这话是真的,那么,据我看来,这所以特别的原 因,大概有两样。 **,是因为中国人没记性,因为没记性,所以 昨天听过的话,**忘记了,明天再听到,还是觉得 很新鲜。做事也是如此,昨天做坏了的事,**忘记 了,明天做起来,也还是“仍旧贯”的老调子。 第二,是个人的老调子还未唱完,**却已经灭 亡了好几次了。何以呢?我想,凡有老旧的调子,一 到有一个时候,是都应该唱完的,凡是有良心,有觉 悟的人,到一个时候,自然知道老调子不该再唱,将 它抛弃。但是,一般以自己为中心的人们,却决不肯 以民众为主体,而专图自己的便利,总是三翻四复的 唱不完。于是,自己的老调子固然唱不完,而**却 已被唱完了。 宋朝的读书人讲道学,讲理学,尊孔子,千篇一 律。虽然有几个革新的人们,如王安石等等,行过新 法,但不得大家的赞同,失败了。从此大家又唱老调 子,和社会没有关系的老调子,一直到宋朝的灭亡。 P296-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