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全译本)

人间失格(全译本)
作者: (日)太宰治|译者:任艳红
出版社: 北京燕山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1.00
折扣购买: 人间失格(全译本)
ISBN: 9787540244392

作者简介

太宰治(1909-1948),*本无赖派文学代表作家,三十九年生命,二十年创作,五次殉情**,*终情死,*本无赖派大师,毁灭美学一代宗师。*本战后新戏作派代表作家,生于清森县北津轻郡金木村的一个大地主家庭。本名津岛修治。父亲曾为贵族者员,并在本乡兼营银行。为防农民暴动,家筑高墙,太宰治住在这样的深宅大院里有种内疚和不安感,甚至出现了一种罪恶感,对他后来的小说创作有很大影响。 太宰治的创作生涯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期是1932至1937年,这是左翼运动被镇压的时代。著有短篇小说集《晚年》(1933~1936),共收入40篇,这些短篇都充满了青春时期的热情,多角度地反映了作家自己的主张和内心世界。此后又发表《虚构的傍徨》(1936)、《二十世纪的旗手》(1937)等作品。 中期是1938至1945年。著有《女学生》(1939),获第四届北村透谷文学奖。此外尚有《童话集》(1945),发挥了作家奔放的想象力。后期是1946至1948年,一般认为,太宰治的后期创作*有成就,战争刚结束,他就发表了《潘朵拉的匣子》和《苦恼的年鉴》等小说,提出了追求“丧失了一切,抛弃了一切的人的安宁”的观点,以农本主义的幻想批判战后虚伪的文人骚客。在他战后的作品中,短篇《维荣的妻子》(1947),中篇《斜阳》(1947)、《人的失格》(1948),被认为是***的代表作品。这些小说发表后,无不引起巨大的反响。《维荣的妻子》写一个出身贵族、生活**的诗人及其妻子自甘**以示对社会道德的反抗。《斜阳》反映了战后贵族后裔的社会地位*益衰落,荣华显耀的时代已付诸东流的主题。《人的失格》是太宰文学*杰出的作品,取材于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个性情乖僻的青年知识分子,饱尝世态的炎凉,*望之余沉缅于酒色,*后自己毁灭了自己。从一定角度揭示了现代*本社会人的异化问题。 1948年6月13*太宰治因对人生感到*望而投水**。他的一生经历了*本革命运动被镇压到*本战败这一大动荡的时代,*本评论家平野谦说:“太宰的死,可说是这种历史的伤痕所造成的。”

内容简介

**手札 我这一生,尽是可耻的过往。 我总是不能理清人类生活的头绪。我从小生活在东北 地区的乡下,直到稍大一点后才初次见到火车。我在火车 站的天桥上爬上爬下,以为这是铁路局特意打造的新潮设 施,好将车站建设得像国外的游乐场那样复杂有趣。很长 一段时间里,我都对此深信不疑。在天桥上爬上爬下,这 是我的拿手好戏。我原本以为天桥是铁路局的一项贴心服 务,可后来我发现,天桥不过是供乘客跨越铁路的设施, 顿时就觉得索然无味了。 除此以外,我小时候在绘本上看到地铁,也没意识到 它是为了满足实际需求而建的,竟然以为比起地面上跑的 车来,地下跑的车*显得别出心裁,也*充满乐趣。我竟 然以为这就是地铁出现的缘由。 我从小体弱多病,经常卧*不起。躺在*上那段时间 ,我总觉得那些*单、枕套、被套都是让人感到单调乏味 的装饰品。直到快二十岁的时候,我才意识到,那些都是 实用物品。我感到意外,为人类的节俭而感到黯然神伤。 还有,我不知道饥肠辘辘是一种什么滋味。不,我并 不是要傻乎乎地说我生活在衣食无忧的大户人家,我想说 的是我真的从没有感到过饥肠辘辘。你可能不会相信,我 就是肚子再饿也感觉不出来。上小学和中学时,我一从学 校回来,就会有入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我:“肚子饿了 吧?我们是过来人,放学时肚子已经饿得够呛了。来点甜 纳豆怎么样?还有蛋糕和面包哦。”众所周知,孩子放学 回家时会有那种猫抓一样的饥饿感。而我,只是发挥那种 与生俱来的讨好人的精神,我嘴上说着“饿了饿了”,顺 手将十多粒甜纳豆放进嘴里。但其实那时,我根本没有饥 饿感。 当然,我的饭量并不小,但印象中,我没有一次是因 为感到饥饿才进食的。我吃众人眼中的山珍海味,吃众人 艳羡的奢华美食。外出用餐时,我总是强迫自己吃到撑了 才罢休。小时候,对于我来说,*痛苦的就是在家里用餐 的时候了。 在乡下的家中,每次用餐时,全家十几个人都会坐成 相对的两列,各吃各的。身为幼子,我自然要坐在*后边 的席位上了。用餐的房间光线暗淡,就是午饭时,十几个 家人默默坐在桌前咀嚼,这光景也让我觉得脊背发凉。我 家是个传统守旧的大家庭,每顿饭吃的饭菜大多是一成不 变的,这让我渐渐对山珍海味或奢华大餐也失去了兴趣, 竟然觉得用餐时间是*为恐怖的。我坐在那间昏暗房间的 餐桌末端,因为恐惧而哆哆嗦嗦,勉强将饭菜一点点地塞 进嘴里,心里暗忖:“人为什么要**吃三顿饭呢?”有 时我甚至觉得,一家人满脸严肃地聚在一起用餐就如同参 加某种仪式:一家老小每天必须三次准时聚集到这个昏暗 的房间里,井然有序地摆上餐盘,不管你想吃不想吃,都 必须一声不吭地佝偻着身子咀嚼饭食,就好像对着蛰居在 家中的亡灵们祈祷一样。 在我听来,“人不吃饭就会饿死”这句话带着令人厌 恶的恐吓意味。但这种迷信的说法(即便是到了现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