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皇帝宝座的觊觎者)(精)

安禄山(皇帝宝座的觊觎者)(精)
作者: (日)藤善真澄|译者:张恒怡
出版社: 中西书局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7.36
折扣购买: 安禄山(皇帝宝座的觊觎者)(精)
ISBN: 9787547511787

作者简介

暂无

内容简介

唐的建国 好大喜功的汉武帝曾经流露出“欢乐极兮哀情多 ”的感慨,而隋炀帝穷奢极欲,不计后果地三征辽左 ,兵败垂成,最终死于非命。隋末,各地群雄蜂起, 太原留守李渊便在其中。虽然自称陇西的名门望族, 实则承继着蒙古族系鲜卑族的血脉,与隋朝的统治者 一样,是北周八柱国之后。李渊是八柱国之一李虎的 孙子,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但其母是隋文帝 皇后的姐姐,他与炀帝是表兄弟的关系。因着这层关 系,李渊受到文帝的恩宠,但是在炀帝那儿却备尝冷 遇,甚至屡屡遭遇性命之忧。在民间流传着李姓天子 改朝换代这样的谣谚,故炀帝满腹憎恶,谋划铲除李 氏。能安然度过这样的危难,多亏了李渊爱妻窦氏与 次子李世民的才智。 李氏一族得惠于有贤内助。窦氏是隋定州总管神 武公窦毅的女儿,其母为北周武帝的姐姐。舅父武帝 纳突厥女为后,因政治婚姻的缘故,夫妇关系不睦。 年幼的窦氏向武帝进言:“四边未静,突厥尚强,愿 舅父抑情抚慰,以苍生为念。但须突厥之助,则江南 (南朝)、关东(北齐)不能为患矣。” 窦毅从武帝口中惊闻此事,谓其妻:“此女才貌 如此,不可妄以许人。”于是在门屏画上两只孔雀, 求亲者要求射出两箭,中则为婿。李渊正是雀屏中选 之人。 不让须眉的她,闻隋文帝受禅,北周皇族遭逢杀 戮后,悲愤不已,伏身恸哭:“恨我不为男,以救舅 氏之难。”双亲闻之心惊胆寒。窦氏还鞭策优柔寡断 的丈夫,为了守护他免遭炀帝的毒手,她拼命筹划布 局。正因为如此,李渊才幸得无事。她比谁都憎恨隋 ,冷眼旁观炀帝为所欲为的同时,等待着迟早到来的 复仇时刻。但是夙愿未偿,目的未达,她的一生便结 束了。 李渊有子二十一人。窦氏生建成、世民、玄霸、 元吉四子。次子李世民是出类拔萃的英迈人物。幼时 ,有神人现身而告之日:“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 矣。”“世民”这名字便源于此。他的妻子依然是异 族出身的军阀长孙晟的女儿。这一家族中,长孙顺德 此人可谓野心家,他与李渊有着肝胆相照的关系,劝 诱晋阳官副监裴寂、晋阳令刘文静等人加入,逐步推 进李渊举兵的计划,而幕后主事者便是李世民。恰好 此时李渊成为北防要塞太原的留守,防御极其猖獗的 东突厥。东突厥入侵,李渊惨败,他害怕炀帝的处罚 ,却又没有巧妙的善后之策。察知此事的李世民与裴 寂进行商议。裴寂宴请李渊,席间见机劝说李渊举兵 反隋。李渊大为惊讶。裴寂从容不迫,威胁道:“若 你染指炀帝宫女的事被发现,诛杀在所难免。”一旁 的李世民也再三劝说举兵。终于,李渊下定决心反隋 。 与此同时,同族的李密已经高举反旗,以洛阳为 中心,与隋军展开了生死较量。幸而李渊听从刘文静 的意见,制定占领长安联合北周以来旧军阀的计划。 这是618年5月的事。计划完全成功,李渊拥立炀帝的 孙子代王杨侑为帝,逃亡江都的炀帝被宇文化及所杀 。李渊又接受杨侑的让位,改国号为唐,建元武德。 此后的十余年间,李唐王朝在讨伐群雄的同时,也在 完善国家机构。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