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加泰罗尼亚致敬

向加泰罗尼亚致敬
作者: (英)乔治·奥威尔|译者:李华//刘锦春
出版社: 江苏人民
原售价: 18.00
折扣价: 13.32
折扣购买: 向加泰罗尼亚致敬
ISBN: 7214039818

作者简介

乔治·奥威尔,英国著名作家。1903年出生于英属印度,1907年举家迁回英国,进入著名的伊顿公学学习。后因经济原因无力深造,被迫远走缅甸,参加帝国警察部队。终因厌倦殖民行径、痴迷写作而辞去公职,辗转回到欧洲,流亡伦敦、巴黎等地。一边深刻体验下层民众生活,一边从事文学创作,并有多部作品出版。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奥威尔为支持西班牙共和政府而参战,不幸负伤。1939年,二战爆发,他积极参加反纳粹的活动。西班牙内战与二战的苦痛经历,让他对战争与和平、极权与民主、社会关怀与人类理想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1945年,乔治·奥威尔出版了著名的小说《动物农场》。1949年,他的代表作《1984》问世,在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入选多国中学生必读书目,被翻译成62种文字,总销量超过5000万册。1950年,乔治·奥威尔因肺病去世,年仅47岁。

内容简介

不过我得承认,我对最初见到的前线军事进展感到十分惊骇。这样的一 支军队怎么可能赢得战争呢?这也是当时人人都在谈论的话题。尽管这些都 是事实,但大加指责则是毫无道理的。因为在当时的具体情况下.民兵部队 实际上已经够好的了。一支现代化的机械部队并不是从地面上冒出来的,如 果政府坐等现有的部队完全训练好了才投入战斗,那么佛朗哥的进攻就不可 能遭到有效的回击。此后,指责民兵成为一种风气,甚至连训练不足和武器 奇缺的责任也被无端地归咎于民兵中的平均主义制度。事实上,任何一支刚 刚组建起来的民兵队伍都不是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原因并非在于军官们被 称为“同志”,而是因为任何一支军队在草创时期全都必然如此。事实上, 民主的“革命”式的军事纪律比最初预期的要好得多。在一支工人民兵队伍 中,军事纪律在理论上也是同样应该被自愿执行的。这种纪律建立在忠诚于 本阶级的基础上。相反,一支从资产阶级中征募的队伍,其纪律则最终是建 立在强制和恐惧的基础之上。(取代民兵的人民军则介于这两种类型之间。) 其他军队中盛行的欺凌和辱骂行为,在民兵队伍中是任何时候也不能被容忍 的。在民兵队伍中正常的纪律处罚依然保留着,但处罚只被适用于最严重的 过失。当某个人拒绝服从命令时,不会立即让他受到惩处,人们首先要以同 志式的友好态度对他进行劝导。从未管理过士兵且愤世嫉俗的人会立刻指出 ,这样做决不会“起作用”。但事实表明这样做从长期看的确是“起作用” 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哪怕是民兵中最不守纪律的一些人也都发生了显著的 改变。在一月份,为了让十二个新兵达到要求,把我的头发都快折腾白了。 在五月,我一度担任代理中尉的职务,指挥三十个人,其中有英国人,也有 西班牙人。几个月‘来,我们持续遭受进攻,在下达命令或要求自愿从事某 项危险工作方面,我几乎从未遇到过什么困难。“革命”纪律要靠政治觉悟 来执行——要理解服从命令的原因。要把这种观念推广开来需要时间,但是 要把一个人训练成兵营里的机器人也同样需要时间。嘲笑民兵队伍的新闻记 者也许很少记得.当人民军尚在后方训练时,是民兵们在前线坚守着。从根 本上来讲,民兵能守在阵地上,这本身就是对“革命”纪律的力量的一种颂 扬。直到一九三七年六月,民兵们能够留在那里。靠的完全就是对本阶级的 无限忠诚,逃兵有可能被枪毙——在偶尔和特殊的情况下也确有逃兵被枪毙 ——但如果有上千人决定离开前线,那是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他们的。要 是强征人伍的队伍处在同样的情况之下——在战地指挥部转移之后——恐怕 早就作鸟兽散了。而民兵们却仍在固守前线阵地,临阵脱逃者更是极为罕见 .尽管只有上帝才知道他们赢得胜利的可能性是多么微乎其微。在置身马统 工党民兵中的四五个月里,我只听说有四个人开了小差,而且其中有两个人 无疑是间谍,他们来到民兵队伍中完全是为了获取情报。我所带领的新兵队 伍,最初显得混乱不堪,从未经过训练,任何一项命令都要至少争吵五分钟 才能得以执行,这一事实令我十分惊骇和恼火。我具有英国式的军事观念。 而毫无疑问,西班牙军队完全不像英国军队。然而.我认为。考虑到当时的 实际情况,其实他们比起预期的要好得多。 P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