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生产的会计思维/精益思想丛书

丰田生产的会计思维/精益思想丛书
作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9.30
折扣购买: 丰田生产的会计思维/精益思想丛书
ISBN: 978711151269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从银行方面来看,用户 存人的“资金”会带来成本。 银行把我们的“资金”集中起 来后,会进行运用。它们 不会让“资金”闲置在那里, 而要“使其工作起来”。这就 是我们前面所说的,不让“ 资金”“浪费性闲置”。这样 来看,“资金“的能力(即J 成本),以及用何种方法“ 使其工作起来”,会直接影 响到它“赚钱”的程度。这个 道理大概谁都很清楚。 但是,当“资金”变成“物 品”的瞬间,相同的想法却 往往不再被活用。 比如,为了生产某产品 ,购人100日元材料时,虽 然只是将其放置,但是实 际上已经“产生了成本”,然 而很多人却往往会忽略掉“ 浪费性闲置”的作用,如图2 —1所示。 也就是说,当以“物品” 的形式存在时,就很难看 清此“物品”上所花费的资金 正被闲置。 当然,更不会感觉到该 成本会随时间推移而增长 ,让tt资金”“浪费性地闲置” ,是不会“赚出钱”来的。 我们必须把“物品”和“资 金”等同起来思考。- 如同上面举的银行“利息 ”的例子,应该把“物品”的 闲置看成是在耗费成本, 即“利息=成本”。这不是指 材料老化价值下降的损失 ,或者仓库费用等其他各 种具体成本。 那么指的是什么呢?是“ 成本”乘以“时间”。把在“物 品,,上花费的“成本=资 金”作为纵轴,“时间”作为 横轴,取二者的乘积,就 得到它们的“面积”(参照第 1章)。请将此想象成“物品 ”为赚取利润所持有的“能力 ”。“不浪费地闲置”,做了 多少“F作”呢?其结果将以“ 收益”体现出来。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下面再来详细分析一下。 对于企业来讲,从购人 到卖出去之前的“商品”,或 从购入材料到产品完成并 卖出去之前各阶段的“半成 品”和“成品”等,都是“资金 ”换了个形式而存在于现场 的。 无论是材料还是成品, 都是相同的。100日元的资 金先是转变为原材料,经 过加工后,转变为成品。 该产品被销售出去,收到 货款。到这个循环结束为 止,若用另一种视角来看 ,“物品”其实就是“资金”。 也就是说,与所有企业活 动相关联的“物品”,实际上 是最初投入的“资金”的不同 存在形式。 这样,最初投入的“资金 ”被称为“投入资本”。企业 就是为了早日收回这个“投 入资本”而费尽苦心。 当然,这种情况下,“投 入资本”增加了多少,这也 很重要的。这相当于不浪 费“投入资本=资金”的“能 力”,而做出了多少贡献。 换句话说,也就是不浪费“J 成本”,增加了“利润”,以 提升“收益性”。这才是企业 真正所应该追求的。 用100U元生产的产品10 年后即使能卖200日元,也 不会有人高兴。即使销售 价格只有120日元、。130 日元,由于短期内可以卖 出去,公司可以切实“赚到 钱”,于是经营便可以继续 进行下去。这就是“尽早收 回投入资本”。 再来整理一下我们的思 路。短期内可以卖m去会使 人高兴,10年后再卖出去 就麻烦了。这是为什么呢 ? 我们发现,“时间”似乎 是个关键因素。但是,仅 用“利润率”的比较是无法解 释清楚的。仅从数字上来 看的话,即使是10年以后 ,能以200日元卖出去利润 率仍然会增加。 但为什么要选择“马上卖 出去的12013元呢?” 也许有人会解释说,“将 来的事情谁知道会怎么样 ?…t如果赶不上年终结算 就没有意义了”。 但绝非止于此,只要花 费时间,其相对的部分就 是损失,难道大家没有这 种感觉吗?为了描述这种 感觉,化解矛盾。我开发 了“J成本论”评价法。也就 是,把“时间的流逝”看成“ 赚钱”能力的“浪费性闲置” 。 在传统会计计算方式下 ,一说起成本,都是指“实 际花费的(支付的)资金” 。用100日元购入的材料, 只放置1天也好,一直闲置 100天也罢,“100日元就是 100日元”。花费的成本都 相同。时间完全没被考虑 。 但是,如果实际上没有 时间的概念,是无法知道“ 真正的成本”的。这不只限 于材料或成品被闲置的情 况,如图2,2所示。 员工两手闲着,什么都 不做,这时,相当于他们 各自的能力都在被浪费着 。这与开始时介绍的,好 不容易从银行借来的“资金” ,却一直被存放在柜子里 一样。这就像把“资金”存放 在年利率为零的银行里一 样,是把能力“浪费地闲置” 着。 P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