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雨斋随笔

时雨斋随笔
作者: 杨万林
出版社: 甘肃文化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7.70
折扣购买: 时雨斋随笔
ISBN: 978754901460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范仲淹经略西北边防时期民本思想的实践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孔子家语·五仪》说:“夫君 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唐代柳宗 元《送薛存义序》提出了“官为民役”的进步思想, 是中国最早的公仆意识。北宋政治家、思想家范仲淹 ,继承了儒家民本思想的优秀传统。他在经略西北边 防期间,边界战事频繁,军事防御形势非常紧张。他 所做的各项工作,无论是军队的调动、士兵的训练, 还是榷场设置、边界贸易、农业生产,都是以有利于 边境守军、边境汉民和边界羌民的生产以及生活为出 发点和落脚点,实践了自己“先忧后乐”的思想,继 承和发扬光大了儒家以民为本的思想。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保障往往决定着战争 的胜负,而有力的后勤保障要以经济实力和百姓的支 持做后盾,一撮盐、一束草、一粒粮食、一匹战马, 关系战争的胜败;一处榷场的设置、一个士兵的疾病 、一个差役的冷暖、一户边民的生活,关系民心向背 。范仲淹经略西北边防期间,正是因为重视经济民生 ,赢得了边界军民的真心支持,才最终取得对西夏军 事斗争的胜利。 一、恢复设置榷场。发展边界贸易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宋夏战争爆发,这年 十二月甲戌宋仁宗下诏:“陕西、河东缘边旧与元昊 互市处,皆禁绝之。”宝元二年(1039年)二月戊子 又“废保安军榷场”。朝廷下诏关闭榷场,中断宋夏 之间的贸易,目的是从经济上制裁西夏,是当时一种 必要的斗争手段,但对边界地区宋夏人民生产和生活 却带来极大的不便。范仲淹通过走访,认识到禁绝榷 场的弊害,他认为边界百姓的生活,并不因为战事而 停止,且因战事的拖延更苦。连年的战事使“国用无 度,民力已竭”,在边界恢复榷场,让百姓贩卖羊牛 鞍马、布帛青盐,有利于改善百姓生活。所得关税、 旅客税,所获利润还可以用来支付边界驻军的费用, 减轻百姓的负担,是一举数得的好事。边界经济搞活 了,能够赢得百姓的支持,能够吸引边界地区羌族百 姓的内附,瓦解敌方,从而赢得军事斗争的胜利。 《乞于沿边诸寨置榷场奏》(庆历元年二月初四 ):“乞于诸寨置榷场,用匹帛等博买熟户将到青盐 。只于庆、环二州添起一倍价钱出卖,收得一色见钱 ,籴买粮草,及支诸军请受。大段减得近理见钱应副 边上。” 《禁秦州博易奏》(庆历五年八月二十三):“ 体量得秦州自来客旅,收买川货物帛等人蕃博易券马 ,入官中卖,兼贩蕃马回讫。百姓所买马钱,亦收买 匹帛入蕃兴贩。今来若将秦州界西蕃博买一例止绝, 必是一路蕃情怨望,兼大段隔却兴贩券马,及阻节客 旅兴贩川货,则一路草粮少人人中,必是误事。伏乞 朝廷下秦州,依旧降条贯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