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营销+(互联网时代的娱乐营销解密)

新媒体营销+(互联网时代的娱乐营销解密)
作者: 刘芸畅
出版社: 中国文史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5.90
折扣购买: 新媒体营销+(互联网时代的娱乐营销解密)
ISBN: 9787503463266

作者简介

刘芳(艺名:刘芸畅)北京森林奇艺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银兴传奇(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特邀策划总监梦响强音(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国好声音”)特聘市场副总监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市县电视台委员会副秘书长电视剧《兵法乡村》(十八大献礼片)出品人、制片人电影《洒满阳光的路上》出品人、制片人、编剧电影《我和我们——我在周恩来班的故事》出品人、制片人、编剧电影《文冠果的滋味》编剧纪实体慈善文学《错位的爱》作者(因此荣获2011年公益传播奖)《慈善家》杂志社特约专栏编辑

内容简介

你听过那句调侃的话吗?说——没有娱乐精神的 人都是精神病人。 有点**,有点搞怪,有点讽刺,是吧?用它来 调侃一下周围那些顽固刻板、不懂幽默的“古董”, **没问题,但不要**于此,你还要知道这句话的 深一层含义:全民娱乐的时代,没有娱乐精神,那就 OUT了! 为什么需要娱乐精神?很简单,因为我们都渴望 快乐。 2006年,《小康》杂志开展了一次网络调查,结 果显示:国人的快乐指数是79.3,让人不快乐的原 因主要是“压力大”、“不平衡”、“安全感缺失” 、“满意度低”等等。不可否认,我们生活在一个特 殊的时代,受西方文化思潮影响的同时,也在受其物 质文化的**,面对着**未有的**,人的思想必 然也处在混乱的状态,要如何适应,该做什么,能做 什么?都成了困扰众人的难题。在经历痛苦挣扎的时 候,必然需要娱乐的慰藉。 在多元的世界中,每个人心中都会对娱乐精神有 一个颠覆想象的概念,这个世界也无时无刻不在展示 着各种娱乐精神。大卫.斯特恩说:“NBA就是一场 游戏。这个世界*高水平的篮球联赛,50多年来奉献 给人们的不是一种竞技,而是一种娱乐,围绕着它的 一切也都带有强烈的娱乐色彩,进而与之演绎有自己 特色的娱乐精神。”体育产业奉献娱乐,其他行业亦 如是。 你知道美国就业增长率*高的城市是哪个吗?不 是纽约,不是芝加哥,而是**的赌城——拉斯维加 斯。这里没有轰隆作响的工业,也没有一掷千金的金 融业,*没有风靡**的IT业,有的只是娱乐业!娱 乐让人快乐,让人趋之若鹜。 依靠“超女”红遍全国的蒙牛,为了进一步扩大 自己的优势,在2005年打算联合央视作秀,在全国近 60个城市家庭范围内寻找“玉树临风的爸爸、冰雪聪 明的妈妈、鬼灵精怪的小宝贝、幽默的表哥、漂亮的 表姐……”找了这么多“人”,他们到底想找什么? 很简单,找快乐!对顾客来说,快乐就是*棒的舞台 ,那是可以让他们自己跳舞的舞台。 现代生活已经不缺功能,大家要的是感觉。“娱 乐”已经不是一个特定、有界限的行业,所有的事情 都要换个方式做,提供娱乐,变得轻松、愉快。 从前一提到银行,大家都觉得生冷冰硬。现在呢 ?银行依旧秉承着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但在形式上却显得*加温和亲民了。存折、信用卡不 再是一张单色调的纸或卡,上面印着玩偶图案,办信 用卡送娱乐产品,迎合了现代年轻的潜在客户群的心 理。 当娱乐化精神成为一种时代的新风向标时,我们 必须要从新的角度去理解营销的本质。娱乐营销是一 种“快乐营销”、“情感营销”,就像是营销在跟消 费者谈恋爱,让消费者动情,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情 感忠诚度,对品牌忠贞不渝,从“让你喜欢”到“我 就喜欢”的过程。 娱乐,不是一种茶余饭后的活动,也不是单指某 类综艺节目,它正逐步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在 重压之下,人们渴望在换得物质的同时,享受精神上 的愉悦。吃不再只是为了不饿,而是为了享受生活, 给味蕾全新的体验;买东西不再是只为了满足生活的 需要,而是要在买的过程中感受不同的心情。 那么,当下的企业要如何才能源源不断地给消费 者带来娱乐体验呢? 创新!你必须知道,娱乐的天性是——“喜新厌 旧”。一种娱乐方式很难抢占**地位,消费者的好 奇心是不止的,娱乐精神也是不止的,他们愿意不断 地去尝试新的方式,当一种产品和服务让他们觉得不 再新鲜的时候,他们自然就会把目光转向那些*有意 思的东西上。唯有持续创新、不断创造出新的产品或 服务,时刻抓住新生代瞩目的焦点,才能有自己长久 的立足之地。至于那些只懂跟风的企业,获利的空间 是极其有限的。 这个时代需要娱乐精神,它代表着一种积极、乐 观的生活态度。但是,哗众取宠、挑战禁忌、娱乐至 死,却不是理性所为。真正优质的娱乐精神,应当带 给消费者智慧的享受,诱发其思辨的快感,敲击内心 深处的灵魂,引发全新的思考,在快乐中传递出正面 的能量,传递出产品的丰富内涵。毕竟,对于娱乐营 销来说,娱乐终究只是一种载体和形式,杀鸡取卵式 的营销是不可取的,当你的产品仅仅是娱乐了大家一 番,“中看不中用”或是“言过其实”,那只会让消 费者觉得是一种变相的欺骗,甚至是嘲弄。P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