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动物农场(超值珍藏版)(精)

1984动物农场(超值珍藏版)(精)
作者: (英)乔治·奥威尔|译者:董乐山//高源
出版社: 华东师大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5.00
折扣购买: 1984动物农场(超值珍藏版)(精)
ISBN: 9787567504424

作者简介

乔治·奥威尔(1903-1950),原名埃里克·亚瑟·布莱尔。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著名的英语文体家,以小说《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闻名于世。 奥威尔出生于印度孟加拉,父亲是英帝国在印度的小文职官员。奥威尔在贫穷而又自视高人一等的家庭环境中长大。返回英国后,于1917年获奖学金入伊顿公学读书,成绩优异,并在学校刊物上发表其最初的文章。1922年到缅甸,在印度皇家警察驻缅甸部队服役,由于意识到英帝国的统治违反缅甸人民的意愿,感到内疚,于1927年离开缅甸,一年后辞职。后以这段经历为素材,写成小说《缅甸岁月》(1934)和自传体散文《猎象记》及《绞刑》。 1944年写成讽刺苏联革命的政治寓言小说《动物农场》,次年出版后头一次使奥威尔名利双收。 1949年出版政治讽喻小说,也是他最后的作品《一九八四》。

内容简介

四月间,天气寒冷晴朗,钟敲了十三下。温斯顿 ·史密斯为了要躲寒风,紧缩着脖子,很快地溜进了 胜利大厦的玻璃门,不过动作不够迅速,没有能够防 止一阵沙土跟着他刮进了门。 门厅里有一股熬白菜和旧地席的气味。门厅的一 头,有一张彩色的招贴画钉在墙上,在室内悬挂略为 嫌大了一些。画的是一张很大的面孔,有一米多宽: 这是一个大约四十五岁的男人的脸,留着浓密的黑胡 子,面部线条粗犷英俊。温斯顿朝楼梯走去。用不着 试电梯。即使最顺利的时候,电梯也是很少开的,现 在又是白天停电。这是为了筹备举行仇恨周而实行节 约。温斯顿的住所在七层楼上,他三十九岁,右脚脖 子上患静脉曲张,因此爬得很慢,一路上休息了好几 次。每上一层楼,正对着电梯门的墙上就有那幅画着 很大脸庞的招贴画凝视着。这是属于这样的一类画, 你不论走到哪里,画面中的眼光总是跟着你。下面的 文字说明是:老大哥在看着你。 在他住所里面,有个圆润的嗓子在念一系列与生 铁产量有关的数字。声音来自一块像毛玻璃一样的椭 圆形金属板,它构成右边墙壁的一部分墙面。温斯顿 按了一个开关,声音就轻了一些,不过说的话仍听得 清楚。这个装置(叫做电幕)可以放低声音,可是没有 办法完全关上。他走到窗边。他的身材瘦小纤弱,蓝 色的工作服——那是党内的制服——更加突出了他身 子的单薄。他的头发很淡,脸色天生红润,他的皮肤 由于用粗肥皂和钝刀片,再加上刚刚过去的寒冬,显 得有点粗糙。 外面,即使通过关上的玻璃窗,看上去也是寒冷 的。在下面街心里,阵阵的小卷风把尘土和碎纸吹卷 起来,虽然阳光灿烂,天空蔚蓝,可是除了到处贴着 的宣传画以外,似乎什么东西都没有颜色。那张留着 黑胡子的脸从每一个关键地方向下凝视。在对面那所 房子的正面就有一幅,文字说明是:老大哥在看着你 。那双黑色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温斯顿的眼睛。在 下面街上有另外一张宣传画,一角给撕破了,在风中 不时地吹拍着,一会儿盖上,一会儿又露出唯一的一 个词儿“英社”。在远处,一架直升机在屋顶上面掠 过,像一只绿头苍蝇似的徘徊了一会,又绕个弯儿飞 走。这是警察巡逻队,在伺察人们的窗户。不过巡逻 队并不可怕,只有思想警察才可怕。 在温斯顿的身后,电幕上的声音仍在喋喋不休地 报告生铁产量和第九个三年计划的超额完成情况。电 幕能够同时接收和放送。温斯顿发出的任何声音,只 要比极低声的细语大一点,它就可以接收到;此外, 只要他留在那块金属板的视野之内,除了能听到他的 声音之外,也能看到他的行动。当然,没有办法知道 ,在某一特定的时间里,你的一言一行是否都有人在 监视着。思想警察究竟多久,或者根据什么安排在接 收某个人的线路,那你就只能猜测了。甚至可以想象 ,他们对每个人都是从头到尾一直在监视着的。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