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让人生更丰富的减法哲学)

不做(让人生更丰富的减法哲学)
作者: (日)辻信一|译者:朱悦玮
出版社: 江西人民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3.10
折扣购买: 不做(让人生更丰富的减法哲学)
ISBN: 9787210083078

作者简介

辻信一,文化人类学者,环境活动家,明治学院大学**学部教员,自称树懒教授。他在以“慢生活”“国民总幸福量”“烛光之夜”等为关键词展开环境与文化运动同时,还提倡与环境共生型的“慢工作”。东*本大地震之后,展开“开创POST 3·11”的活动。著有《慢,理想的生活提案》等。

内容简介

“要做”的事无限增加 “忙”就像是一种疾病,侵蚀着我们的身体和心 灵,只有对其加深了解,才能够找到有针对性的治疗 方法。这就是本书的目的。首先,我们需要制作一个 “要做”列表(ToDoList)。 这也要做,那也要做……你的生活离不开“要做 ”列表。这份列表的内容不断增加,却很难减少。我 们很少考虑去减少“要做”的事,甚至从没问过自己 “如果没有事情做会怎样”。不,或许是因为“没有 事情做”这种情况,只是想一想都觉得很可怕。所以 我们才尽量不让自己去想吧。 很多人认为,“要做”列表应该有一定的长度才 好。但“要做”列表是不是越长越好呢?并非如此。 因为,我们*大多数的痛苦,都是“要做”列表太长 导致的。“不做不行”的事情接连不断地出现,冗长 的“要做”列表成为压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沉重负担 ,或是像不断催促我们快步前行的长鞭。看样子,这 份列表,太短不好,太长也不行。 如果我们不管这份列表又会怎样呢?列表会不断 增加,*后一发而不可收拾。*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认 为的吧。 我们之所以要制作一个“要做”列表,就是出于 对“要做”的事无限增加的恐惧。总是加班、带病上 班、放弃年假……这些行为都是因为害怕收件箱里“ 要做”的工作越积越多,像电影结束后的演职员表一 样没完没了。 所以,你被不断加长的列表所*控,每当完成一 项“要做”的事,马上就会开始进行下一项。就好像 不断地推动岩石的西西弗斯一样。 然而,当你完成了一项工作并在列表上划掉它的 时候,将会感到无比喜悦。因这种喜悦而慢慢上瘾, 无法停止“要做”的列表的人也有很多。 做一个不被列表牵着走的人 或许你会说,“要做”列表,有也不行,没有也 不行。太长也不行,太短也不行。那究竟应该怎样才 好呢? 答案很简单。只要**摆脱“要做”列表就好。 本书就是一本帮助你摆脱“要做”列表而自我训练的 指导书。 但是,很多人怀疑自己能不能做到。我要告诉你 的是,可以。任何人都可以做到。 请思考一下。“要做”列表从出现到流行,*终 变成离开它就无法生存的必需品,只是*近的事情。 而在此之前,大概只有妈妈们出门买菜时才会列个表 吧。每个人手里都有一个笔记本,到现在发展成用智 能手机做记录,上面写满了计划的内容,对时间进行 “整理”和“管理”,这在以前是**不存在的情景 。 我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一直在国外生活 。当我回到*本的时候*令我感到惊讶的,就是广泛 存在于年轻人之间的“空白综合征”。所谓“空白综 合征”,就是如果一个人的笔记本*程表中出现空白 ,也就是没有任何安排的时间段,那么这个人就会感 到坐立不安。所以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个空白的地方填 满。 大概年轻人在笔记本的“空白”也就是“没有任 何安排的时间段”里,感觉“自己不*欢迎”“自己 没有存在感”。反过来说,这些年轻人认为计划表代 表了自己在社会上的存在价值。 几年前,在我的班上有一个女学生,她从短期大 学(大专)毕业后参加工作,很快就因为职场忙碌的 氛围而感到窒息,所以她从三年级开始插班到我所在 的大学。她在课堂报告中这样写道: 以前,我是一个**严重的“空白综合征”患者 。如果不把时间表填满,心里就会不舒服。**三个 计划是*基本的。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完 成工作,我考虑的都是怎么才能做得*快,怎么才能 做得*多。电脑、手机、iPod等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 包围了我的生活,我只做那些能够立刻做完的事情, 而其他的事情则都被看做是麻烦而一拖再拖,*终从 时间表上删除。我已经**忘记花时间去慢慢地做一 件事是什么感觉,也很久都没有和别人共同享*一段 悠闲的时光。因为这些事都太麻烦了。现在我**无 法静下心来仔细地去做一件事,经常因为花费的时间 太长而感到焦躁不安。 但是,这些“空白综合征”患者或许在商业的世 界里看来是很常见的。因为在商业的世界中,问题不 在于“没有空闲时间”,而在于“有空闲时间”。不 过,实际的情况却刚好相反,商业的世界才对“有空 闲时间”充满了不安,现在甚至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恐 惧。 P5-P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