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重庆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精)
ISBN: 9787229040369
罗伯特·M. 波西格(Robert M. Pirsig),1928年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双子城。15岁进入明尼苏达大学主修化学,后又学习哲学,之后在该校攻读传播学硕士;他曾到印度伯纳雷斯印度大学学习东方哲学,并担任修辞学教授。 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因为西方倡导的二元对立与二分法带来的分裂而困扰不已,因而一直试图寻找支离破碎的文化的整合之道,并试图建立自己“metaphysics of quality”的理论架构。不停地思考这些问题使他长期饱受折磨和束缚。1961年他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和临床忧郁症,被多次送进医院。1963年起医院对他进行了多达28次的电休克疗法,在此期间妻子与他离婚。后来他终于不再执着于自己的理论并且出院,转而开始潜心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1968年他与长子克里斯一起骑着摩托车从双子城出发,在中西部旷野、洛矶山区和西海岸从事心灵探险。他希望从狭窄而受限的自我解脱,于是才开始这场横跨美国大陆的万里长旅,一路经过复杂经验与反省思考,终于恢复了自我的完整。本书即为追记这次旅行之作。1974年,本书在被120家出版社拒绝后终于出版,立即成为超级畅销书,第一年即销售达百余万册,而且在之后十余年一直居于畅销排行榜之列,并被美国读书界选为7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十本书之一。 此后波西格一直过着隐居避世的生活,与第二任妻子驾船横渡大西洋并继续四处旅行。
左手都不用从车把上抬起来,我低头看了一眼表,现在是早上 八点半。虽然车速高达六十英里,但是迎面而来的风依旧潮热难忍。 我不禁想,一大早就已经这么闷热,到了下午可该如何是好啊! 我们现在的位置是中部大草原,路旁的沼泽飘来刺鼻的气味。 这些沼泽满布四周,大大小小数以千计,正适合猎鸭。我们正由明 州的双子城朝西北的达科他州前进。目前走的是双车道的旧公路, 自从几年前有一条平行的四线干道通车后,这条路上的车辆就少多 了。车子经过沼泽,空气突然变得清凉起来,而不一会儿过了沼泽, 又恢复了原来的闷热。 能骑摩托车来走一遭的确是件乐事,虽然这里不是什么名山大 川,也没有寻幽览胜之处,但这正是它迷人之处。从这里走过,紧 绷的神经便都松弛下来了,颠簸的水泥路两边是草坡和水烛(正式 学名为香蒲,为生于水边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因茎的前端会生出圆 柱状的小花繁生,形似蜡烛,故通称为水烛——译者注),并且长着 水草的沼泽和更茂盛的水烛一直在前方绵延。有的时候四周又是一 片开阔的水域,只要仔细瞧瞧就会远远看见在水烛边上栖息的野鸭, 此外还有乌龟……你看,那儿有一只红翅膀的乌鸫(又名百舌,为 一种生活于北美大草原的呜禽——译者注)。 我拍了拍克里斯的膝盖,指给他看。 “什么事?”他大声嚷道。 “有一只乌鸫!” 他嘟囔了句什么,我没有听见,就大声喊回去:“你说什么?” 他一把掀开我头盔的后半部,喊道:“我已经看过好多只了, 老爸。” “喔!”我大声回应,然后点点头,的确,十一岁大的孩子对红 翅乌鸫是不会有什么感觉的。 要对这事儿有感觉,需要上点儿年纪,对我而言,这感觉里面 掺杂着许多他不曾有过的回忆。很久以前,那些寒风瑟瑟的早晨, 沼泽中的水草都已枯黄,水烛在冷风的吹拂中摇曳,我们穿着高筒 靴站在沼泽里,等待日出,等待猎鸭时候的到来,而四周踩过的烂 泥正散发出一股刺鼻的气味。冬天的时候,沼泽结冰了,我踩在冰 上,四周是枯萎的水烛,在我面前除了蒙蒙的天空,只剩下一片死 寂和酷寒,这时候不会有乌鸫的踪迹。然而现在是七月,它们都回 来了,处处显得生机勃勃,沼泽里面是一片唧唧的虫鸣和小鸟啁啾 的欢闹之声,不知有多少生命正在我们周围呈现着盎然的生机,生 生不息,代代相传。 骑摩托车旅游和其他的方式完全不同。坐在汽车里,你只是被 局限在一个小空间之内,因为已经习惯了,你意识不到从车窗向外 看风景和看电视差不多。你只是个被动的观众,景物只能呆板地从 窗外飞驰而过。 骑摩托车可就不同了。它没有什么车窗玻璃在面前阻挡你的视 野。你会感到自己和大自然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你就处在景致之 中。而不再是观众,你能感受到那种身临其境的震撼。脚下飞驰而 过的是实实在在的水泥公路,和你走过的土地没有两样。它结结实 实地躺在那儿,虽然因为车速快而显得模糊,但是你可以随时停车, 及时感受它的存在,让那份踏实感深深印在你的脑海中。 我和克里斯以及那些骑在前面的朋友,正准备到蒙大拿州一游, 或许还可以骑得更远一点也说不定。我们刻意避免按照固定的行程 前进,宁可随心所欲地走走停停,因为旅游本身远比赶赴某一个目 的地更加惬意。现在我们在度假,想走一走支线,石子铺的乡间小 路是最好不过的选择了。然后才是州际干道,下下之选才是高速公 路。我们打算好好欣赏一下沿途的风光景致,所以要好好享受旅游 的过程,不会干那种在很短时间之内游览几个景点的煞风景的事。 这样一来我们心情大好,崎岖的山路虽然漫长,但是骑摩托车却是 一种享受——倾斜的身体可以顺着山势忽左忽右,不像在车厢里被 晃得东倒西歪。要是一路上车子少那就更好了,同时也比较安全。 我认为路边要是没有广告牌或是休息站什么的,景色一定更美:不 论是路旁的树丛、地上的小草还是园里的果树都长到齐肩高,沿途 时不时还有小孩向你挥手,也有大人从屋里走到廊前看看是谁经过。 一旦你停车问路或是想了解什么当地的情况,你得到的回答往往出 乎意料:他们会问你打哪儿来,已经骑了多久,热情而又滔滔不绝 地和你神侃半天,简直比你还要兴奋。 我们夫妻俩和一些老友迷上这种乡间小路已经有好些年了。当 初为了调剂一下或是为了去另一条干道而走捷径,都不免要骑上一 段。每次我们都会惊讶于景色的美丽,骑回原路时便有一种轻松愉 悦的感觉。我们经常这么骑,后来才明白道理其实很简单:这些乡 间小路和一般的干道迥然不同,就连沿线居住的居民的生活步调和 个性也不一样。他们一直都没有离开过本地,所以可以很悠闲地和 你寒暄问候、谈天说地,那感觉好极了。反而是那些早就搬到城市 里的人和他们的子子孙孙迷失了,忘记了这种情怀。这实在是一个 宝贵的发现。我在想,为什么我们这么久之后才会对其着迷。我们 早已看过却仿佛没有看到,或者说是环境使我们视而不见,蒙骗了 我们,让我们以为真正的生活是在大都市里,而这里只不过是落后 的穷乡僻壤。这的确是件令人迷惘的事,就好像真理已经在敲你的 门,而你却说:“走开,我正在寻找真理。”所以真理掉头就走了。 哎,这种现象真是让人不解。 然而我们一旦迷上这种旅游方式,就再也忘不了那些风景宜人 的小路,忘不了那些消磨了很多个周末、夜晚和假日的美好时光。 我们成了真正的乡野骑行迷,只要骑到那里就会有值得一看的景物。 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在地图上目测出好的旅游路线。比如说, 如果地图上路线很曲折那就对了,因为这表示可能有山丘在此。如 果是由乡镇通往都市的干道那就糟了。最好的路线是前不着村、后 不着店的那种,而且有一条便捷的副线。如果你出了一座大镇预备 往东北走,那么肯定不可能一出城就走上好长一段路,往往你会先 朝北走一阵子,然后再往东走,之后再往北走,然后就到了一条当 地人才走的小路。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