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的音乐治疗(21世纪特殊教育创新教材)/康复与训练系列

特殊儿童的音乐治疗(21世纪特殊教育创新教材)/康复与训练系列
作者: 胡世红|主编:方俊明
出版社: 北京大学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4.00
折扣购买: 特殊儿童的音乐治疗(21世纪特殊教育创新教材)/康复与训练系列
ISBN: 9787301198162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在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疗法也得到发展。在关于音色、节奏、音程使人产生紧张和松弛上,以及由演奏乐器、演奏者的不同所引起的差别等方面,也引起了人们的分析和广泛应用。人们对音乐有了更进一步的想法,认为在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宇宙之间的互动关系方面必须和谐,人才健康。此时期的部分医生相信音乐的力量可影响人的心理状态,将音乐当成预防性医学,这种观念也被一般人所接受。②文艺复兴时期是人类历史上最富有生气、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之一。医学与音乐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医学与音乐都影响着人类,使人类发现了自我,前者使人类从生理上认识自己,而后者则从精神上认识自己。③到了巴洛克时期,著名作家莎士比亚(Shakespeare)和史宾斯(Spencer)的论著中,也都提及了音乐的治疗效果。还有王公贵族雇用歌手,来治疗皇帝严重的忧郁症,有医生开始著写音乐在心理方面产生功效的书籍。18世纪,基本确立了音乐疗法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音乐疗法包括演奏、唱、听三种方法。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医学上的有关文章开始介绍音乐作为治疗的相关附属物,也有医学院学生的学术文献来支持音乐的治疗用法,因而此时期有较多的医学研究的文章出现;另外,医生还利用音乐来治疗精神、神经方面的疾病。19世纪末期,音乐除了应用于精神病患,也逐渐被用于视障、听障的特殊教育活动。重要的是,对音乐使用的概念,不再像之前的仅将音乐合并于医学治疗的一般理论与附属物,此时期的音乐逐渐被当成治疗特殊个案处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地伤亡不断,一些音乐团体、宗教人士、音乐家、医护人员,尝试以音乐演奏、歌唱的方式来安抚伤兵,希望能减轻他们身、心的压力与伤痛。音乐成为伤兵身心复健中的一部分,随即增加了音乐在医院体系中心理辅导、精神治疗上的使用。当时的施行结果受到了肯定与鼓励,产生了正面效果,因而医院大力提倡音乐的运用,培训人员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因此对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医院方面希望音乐家接受医疗临床技术训练,因而第一所训练音乐治疗师的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于1944年成立。而1946年美国堪萨斯大学开始设有实习课程。战争结束后,美国的有心人士开始将它视为一项专业来发展,于是学校里开设了相关的课程,而在教育体系方面,也开始增加应用音乐对听障、语障的帮助。 胡世红的《特殊儿童的音乐治疗(21世纪特殊教育创新教材)》在编写上力求既具有知识性,又具有实用性和操作性,且简洁明了。本书既可作为特殊教育学院(学校)学生及相关人员的专业用书,又可作为特殊儿童家长了解特殊儿童音乐治疗内容的启蒙读物。全书内容包括:音乐治疗的概述、特殊儿童音乐治疗、音乐治疗的流派、自闭症儿童的音乐治疗、多动症儿童的音乐治疗、智力障碍儿童的音乐治疗、脑瘫儿童的音乐治疗、特殊儿童的音乐心理剧治疗、特殊儿童的舞动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