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的旋律——人民音乐家刘炽传

共和国的旋律——人民音乐家刘炽传
作者: 刘欣欣//赵征溶|责编:管中洑//杨舒雯
出版社: 陕西人民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0.80
折扣购买: 共和国的旋律——人民音乐家刘炽传
ISBN: 978722414374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八、《让我们荡起双桨》 1955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新中国第一部儿童 彩色故事片《祖国的花朵》,导演严恭来请刘炽为影片 作曲,他欣然答应了,因为他乐于为孩子们写歌。 7月初的一天,颐和园昆明湖碧波荡漾,绿树红墙 显得格外鲜活。严恭和苏里两位导演,带领《祖国的花 朵》摄制组的全体成员,还有一大群十二三岁的孩子( 电影中的小演员和群众)一起来到万寿山体验生活。孩 子们在颐和园中嬉戏,到昆明湖上划船,熟悉将要拍摄 的环境,掌握划船的技巧,寻找在水上的感觉。刘炽也 跟着一起来了。刘炽有的是不泯的童心。在颐和园里, 他跟孩子们一起做游戏,疯闹玩耍,有一种说不出的快 意。 后来,制片、剧务领着孩子们上了小船,刘炽在昆 明湖边犯难了。他儿时有两怕,一怕鬼,那是因为小时 候在西安三仙庙里听了许多鬼怪的故事;二怕水,他不 会游泳。而后来又添了一怕,即怕电。上船吧,怕水啊 ,他心里直犯嘀咕;不上船吧,又怎么能熟悉水上的环 境、感觉,怎么感受孩子们在水上划船的情趣呢?没有 身临其境,又如何下笔作曲呢?在这犹豫之中,孩子们 热情地喊着:“刘炽叔叔,赶快上来呀!”刘炽只能硬 着头皮登上了小船。 与刘炽同船的有三个孩子,他一直记得其中两人的 名字,一个叫吕大渝,一个叫李锡祥。上了船,刘炽双 手紧抓着船舷,一动也不敢动。而孩子们荡起双桨,一 个个划呀、嚷呀,平静的湖面便荡漾着欢声笑语。刘炽 望着吕大渝、李锡祥,还有其他船上的孩子,他们那活 泼可爱的神态,真像是一群小天使!渐渐地,刘炽被孩 子们的情绪感染了、着迷了,同时也不害怕了,他同孩 子们比赛划船、打水仗,还干脆脱了鞋,将双脚伸向水 里,随流飘荡。就这样,一会儿石舫,一会儿土地堂, 一会儿又是玉带桥。这碧波、轻舟、欢声,把刘炽这个 34岁的中年人又荡回到童年中去。他便以孩子的心境、 孩子的视角来观察湖水、小船、风浪,在寻找幸福少年 的内心世界和节奏。当船快要划到“犀牛望月”的那座 铜牛附近时,刘炽突然有了具体的乐句,这乐句在他脑 海里显现着,在他心里蹦跳着,他便立刻向划船的孩子 喊道:“快把船靠岸,快靠岸!”三个孩子瞪大着眼望 着他:“刘炽叔叔怎么啦?”“这首歌的旋律出来了, 我得马上记下来!”李锡祥这孩子挺机灵,一下子明白 过来,插嘴说:“刘炽叔叔来神了,就是来灵感了,快 靠岸边吧,他要写啊,不然神儿就跑了!” 刘炽上了岸,对孩子们说:“你们划你们的,继续 去玩。我现在就写,歌儿写出来第一个唱给你们听,你 们喜欢,就用它;你们不喜欢,我再写!”就在那“犀 牛望月”小小的半岛上,刘炽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以腿 为桌开始了他的写作,湖水轻拍岛石他全不知晓,只有 心舟在旋律中荡漾了。二十分钟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让我们荡起双桨》的独唱部分和童声二部合唱部分完成 了!这时,刘炽点上一支烟,一面抽着烟,一面悠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