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46.00
折扣价: 30.40
折扣购买: 2018散文(21世纪年度散文选)
ISBN: 9787020150397
古调独弹 孙郁 自从知道马一浮的名字,便开始留意他的各种遗迹。 最初是在南方一家博物馆里看到他的手稿,古拙中幽思流 传,起伏的墨迹间拽出一片灵光。那字很是自然,看不到 匠气与俗气,在静穆里升起一股暖意。细看章法里透出的 一切,仿佛也有佛音的缭绕,旧文脉悠然流动着。友人说 沙孟海对他的书法评价很高,以“凝练高雅”视之,看得 出来其修养之深。 江浙一带的文人欣赏马一浮的都是书斋气浓厚的人, 丰子恺、叶圣陶、夏丐尊都写过关于他的文章。但这些文 章只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阅读,传播的范围有限。有一次 遇见一位浙江老友,忽说起这个话题。他也觉得奇怪得很 ,虽有阅读马一浮的渴望,但却没有什么门径。马先生留 下的一切,众人都很陌生。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那些纠 缠着生存隐秘的语言,已经没有谁能够听懂了。 那个时候我也是如此,在杭州西湖边上,至今还流传 着他的某些故事。有一次造访他的故居,所见不过几道痕 迹,远去的人影,飘忽而朦胧。西湖边上的人,和我一样 ,很长时间未必懂得马一浮的价值。我们这一代人觉得这 个人物太旧,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在面临他的文字的时 候,仿佛有什么挡住了自己的视线。 也许冥冥中的机缘,那次杭州之行后,我很快得到了 一套马一浮的著作。有一个在邮局工作的小友,因为取稿 费而得以认识,交往的时间也有十几年了。他懂得中医、 研习佛学,业余时间多在北京广济寺里读书。他知道我从 西湖归来不久,就劝,读读马一浮好,会让自己静下来。 于是把自己珍藏的厚厚的三卷本《马一浮集》赠给了我。 小友没有读过大学,但真的学识很深,他在杂览中形 成的学识,带出了一股仙气。比如对于新文化的认识,对 于儒学和佛学的看法,都非流行的调子,好似也染有马一 浮的气味。他不太看得起学院派的人们,以为真的学问不 是操作出来的。我们聊天的时候,发现其思考的问题很深 ,谈及一些话题时,完全是另一套话语。 我后来想起此事,觉得有趣得很。不是学界的朋友推 荐马一浮的书,竟是民间的读书人暗自传播马一浮的思想 。这与马一浮本身的经历,似乎很是相似。章太炎说学在 民间,真没说错。 而我身边的朋友,与我一样都是新文学的研究者,对 于国学领域的一切知之甚少。马一浮一生所思所写,都不 是时代流行的,与新文化不在一个层面上。说他是一个旧 式人物也是不对的,因为他又是懂得西学的人。只是其目 光不在今天的热闹的世界,在他那里,有着另一种梦想。 张中行对于马一浮的学识佩服得很。他在一篇文章里 ,大致勾勒其学问的特点,在诗文方面也有人所不及的地 方。他认为马先生才气高,学识过人,又言行一致,走的 与古人为伍的路子。这在当代是一个奇迹,在新文化席卷 天下的时候,实在是特立独行的人。 我开始搜集他的相关资料后,发现了解他的困难。在 我们被历史惯性驱使下前行的时候,他却反转着身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