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前好妈妈一定要懂的育儿心理/智慧父母自修书系

3岁前好妈妈一定要懂的育儿心理/智慧父母自修书系
作者: 木紫
出版社: 中国妇女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4.50
折扣购买: 3岁前好妈妈一定要懂的育儿心理/智慧父母自修书系
ISBN: 9787512703766

作者简介

木紫,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致力于家庭成功教育研究,孩子心理健康与有效学习的研究与写作,进行个案咨询服务。在家庭教育上,主张“以人为本”,进行“个性化培养”,让“每个孩子成才”。 已出版图书:《培养高分高能孩子的120种方法》、《家长也要听孩子的话》、《(三字经)里的家教智慧》、《女儿,你听我说——妈妈送给女儿的45个人生锦囊》、《女孩必读——放在枕边的保健手册》、《老师妈妈的教子绝招》、《图说孕产期按摩》等。

内容简介

娇娇出生3个月,妈妈就去工作了。娇娇由奶奶带,奶奶把她养得白白 胖胖。娇娇很懂事,从不耍脾气,更不哭着喊着找妈妈。一家人甭提多开心 了! 最近,娇娇变了,一见到妈妈,就往妈妈身上爬,双手搂着妈妈的脖子 ,小脸往妈妈脸上贴,生怕妈妈把她放下来,害得妈妈什么家务都做不了。 最折磨人的是每天早晨上班前,都得奶奶使劲儿把她从妈妈怀里抢过来,妈 妈才走得了! 有一次,娇娇撕心裂肺地哭得跟小泪人似的!妈妈的眼里涌满了泪水, 使劲把女儿搂在怀里,娘俩一起哭。一家人都看不下去了,个个抹眼泪!觉 得亏待了这么小的孩子! 娇娇惧怕分离的这种情况叫做分离焦虑,宝宝从1岁左右起,和妈妈分 离时,会出现分离焦虑。之所以产生分离焦虑,是因为宝宝在逐渐长大,清 楚地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但是还停留在“母婴共生”阶段,觉得自己和妈妈 是一体的,分开了就见不到妈妈了,所以会撕心裂肺地哭闹。 宝宝有分离焦虑很正常 宝宝有分离焦虑一般出现在1岁之前,但在1岁以后3岁以前这段时间达 到顶峰。大约8个月大时,宝宝会意识到他和别人是相互独立的。问他妈妈 在哪里、爸爸在哪里,他会用手指出来!从生长发育上来讲,这是认知过程 里一个令人兴奋的里程碑,但是,对宝宝自身来说,这种新认识会使他感到 焦虑。 我们常常见到,妈妈在的时候,宝宝可以让别人抱,而且在别人怀里会 玩得很好,可是妈妈一离开,宝宝就有反应了,双手连同身体都会够向妈妈 的方向。这是因为,宝宝知道你会离开他,但还不明白你总会回来,担心你 抛弃了他,所以大哭大喊。 笔者曾经见到这样一个场面,一家人各自忙各自的事情,1周岁零几个 月的宝宝也躺在小车里玩得不亦乐乎。晚饭时间到了,家人去餐厅吃饭,忘 记了带上宝宝。宝宝不吃亏,躺在小车里大声尖叫!妈妈跑过来,把宝宝推 出去,让宝宝面向餐桌躺着,宝宝看着大家吃饭,又开心了。 有了自我意识的宝宝,非常害怕被丢弃,他们需要时刻感觉到父母爱他 、跟他在一起,这样,他才会感到安全,才会快乐地玩耍。否则,就会哭闹 ,争取父母的爱。 又如,有一位妈妈,她经营着一家小饰品店,宝宝出生几个月后,迫于 生意的压力,她就投入了工作,经常去外地进货、调研,宝宝被寄养在奶奶 家。妈妈一有时间就去看宝宝,陪宝宝玩,但是,妈妈一离开,宝宝就大哭 。为了不让宝宝哭,妈妈每次都是趁着宝宝不注意偷偷地溜走,有时妈妈干 脆就不去看宝宝。然而到宝宝2岁以后,问题出现了。妈妈发现宝宝跟奶奶 非常亲,奶奶不在身边,她就会不安,妈妈在宝宝眼里则成了来去自如的陌 生人。妈妈很伤心,说自己挣钱还不是为了宝宝有个好生活?谁想到,却把 宝宝推远了! 像上述这种情况,只要妈妈多爱宝宝、多陪宝宝,还是能够补救过来的 ,毕竟母女同心。如果不及时补救,等孩子心中种下的“妈妈不爱我”的种 子生根、发芽,等她懂事了,就会专门跟父母对着干。妈妈智慧点、狠心点 虽然宝宝有分离焦虑是一种成长现象,但是,情绪波动太大,对宝宝的 成长不利,也影响大人的心情。如果妈妈智慧一点、狠心一点,就能减少或 者缓解宝宝的分离焦虑。 1.做好分离缓冲 强强是一位l岁半的男孩,妈妈每次出门,都会跟他先商量一会儿:“ 妈妈出去办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你跟奶奶玩上几个小时,妈妈就回来了!” “妈妈去上班,去挣钱,宝宝不让妈妈去,妈妈就没有钱了,就不能买宝宝 吃的奶粉、玩的玩具!”“待会,奶奶会带着宝宝去楼下花园里捉小虫虫, 那种会叫的小虫虫,宝宝最喜欢了!” 妈妈这样说着的时候,奶奶就会看准时机,把强强接过去,带走。奶奶 会把强强带到哪里呢?有的时候,奶奶会带他去他喜欢的地方玩,有的时候 奶奶会抱着他,拍着他的背说:“宝宝想妈妈了,奶奶知道!妈妈很爱宝宝 ,下班后会第一个回来的!”这样,强强逐渐就明白了,和妈妈的分别只是 暂时情况,妈妈会按时回到他身边的。 这位妈妈对宝宝说出了离开的时间、理由,宝宝心里有谱,就不觉得分 离时间很长。妈妈告诉宝宝,妈妈离开后,宝宝会有奶奶照顾,奶奶也很爱 他,照顾他的方式也是宝宝喜欢的,宝宝就更容易接受了。而且,奶奶配合 得也很好,宝宝就更加相信妈妈了。有了这个过程来缓冲宝宝的情感波动, 就减轻了宝宝的心理震荡。 妈妈和宝宝分离的时候,千万不要流露出留恋、依依不舍的神态,更不 要连连回头看宝宝,否则,宝宝觉察到妈妈的内心需求,体会到妈妈对自己 的依恋,仿佛受到了“鼓励”一样,情绪就更大了。 2.继续巩固宝宝内心的安全感 我们经常看到,妈妈离开时,有的宝宝只是稍微闹一会儿,妈妈一解释 就好了。妈妈走后,也能很好地玩耍。平时,也不是经常黏在妈妈身上,能 够跟妈妈以外的人玩耍。妈妈不在的时候,也不哭着喊着找妈妈。 这样的宝宝,一般安全感建立得都比较好。发展心理学认为,0—2岁的 宝宝,需要有规律的满足和舒适的照料,能做到这一点,宝宝就会对周围世 界产生信任感,否则,就会对周围世界产生怀疑,形成消极品质。因此,这 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更好地建立、巩固宝宝的安全感。 为了让孩子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环境,孩子出生后,父母要给予完美的照 顾,除了及时满足宝宝的生理需要,还要多和宝宝玩耍、做游戏,多鼓励、 夸奖宝宝,这样宝宝就比较乐观,信任妈妈、信任周围的人,对幸福较有把 握,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分离。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