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腹地旅行记/北斗译丛精编版

亚洲腹地旅行记/北斗译丛精编版
作者: (瑞典)斯文·赫定|译者:周山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44.00
折扣价: 26.90
折扣购买: 亚洲腹地旅行记/北斗译丛精编版
ISBN: 9787539993423

作者简介

斯文·赫定,著名探险家。1865年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16岁开始闯荡波斯、伊拉克、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1890年到1935年间,先后五进五出中国,数次攀登“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三次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几下“死亡之海”罗布泊,翻越世界屋脊,深入雪域高原;首次发现楼兰古城、克拉墩遗址;勘定恒河源头,探查古丝绸之路等。主要作品有《亚洲腹地探险八年》、《穿越亚洲》、《丝绸之路》等。1952年逝世。

内容简介

胜利的消息首先由电报从日本横滨传来,斯德哥 尔摩城顿时沸腾了,那景象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维加号沿亚洲和欧洲的南海岸线高歌凯旋,一路 上笑傲群雄。1880年4月24日,维加号冒着蒸汽驶入 斯德哥尔摩的港口,整个城市装扮得亮堂堂的。无数 盏灯、无数把火炬,将海岸边的楼房都点亮了。在皇 宫之上,用耀眼的煤气灯装饰成的船名“维加”,宛 如一颗明星闪闪放光,就在这一片光亮的海洋里,这 艘名闻天下的探险船驶人港湾。 我跟父母和兄弟姐妹们一起,站在斯德哥尔摩南 边的高处,俯瞰整座城市的盛况,那喜极而狂的欢腾 场面一下子将我俘获了。我这一辈子都忘不了那一天 ——它决定了我一生的事业。无论是码头还是大街小 巷,无论是窗户边还是屋顶上,到处都传来雷鸣般的 热烈欢呼,我在心中暗自发誓:“总有一天,我也要 跟他们一样从远方荣归故里。” 从那以后,但凡跟北极探险有关的,我都一头钻 进去,相关图书,不论新旧,我都读,甚至每一次探 险的路线图,我都自己画出来。在那北方的漫漫冬日 ,我在雪地里来回走个不歇,晚上睡觉也把窗户打开 ,好让自己练就忍耐酷寒的本事。因为我相信,一旦 我长大成人、万事俱备,就会有位慷慨好施的贵人来 到我身边,把一袋金币抛到我的脚下,说:“去,给 我找到北极极点!”那时我就下定决心,买一艘自己 的船,配上人手、狗和雪橇,闯黑夜、越冰原,直向 着那个终年只吹南风的北极点前进、前进。 可冥冥之中注定一切并非如此。1885年的春天, 在我即将离开学校之际,校长问我是否愿意去里海边 上的巴库,到那儿给一个基础比较弱的男孩当半年家 庭教师,男孩的父亲是诺贝尔兄弟手下的总工程师, 我一口答应了。要等到我的那位贵人真的送来一袋子 金币,还得等上很长一段时间吧,而眼前却有个能直 接上路、前往亚洲的门户之地长途旅行的机会,这可 不容小觑。就这样,命运之神指引我走向亚洲的大道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年少时对北极探险的种种梦想 渐渐淡去了,在我日后的生命中即将占据主导地位的 是亚洲——这片地球上幅员最辽阔的大陆向我散发出 令人魂萦梦绕的魅力。 1885年的春夏之际,我满心不耐烦,只等着动身 的那一刻。在我想象之中,里海海浪澎湃汹涌的拍击 声和沙漠商队铃铛的叮当声,早已在我耳边回荡。瞬 时间,整个东方世界的魅力就在我眼前铺展开来。我 感觉自己仿佛已经拥有了一把钥匙,可以通往那片充 满着传奇与冒险的土地。就在这时,一个小马戏团在 斯德哥尔摩的一块空地上支起了帐篷,带来的动物里 面就有一头突厥斯坦的骆驼。在我看来,这头骆驼好 似一位自远方而来的同乡,不由得一次又一次地去看 望它。不久以后,就轮到我把问候捎给它在亚洲的亲 人了。 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都放不下心,不敢放我去走 这一趟长途旅行。我并不是独自出门,与我同行的还 有我的学生,以及学生的母亲和弟弟。和家人动情地 互道过珍重,我们登上了一艘蒸汽船,它载着我们先 后穿越波罗的海和芬兰湾。到了克郎施塔德 (Kronstadt),我们远远看见圣以撒教堂(St. Isaac)贴满金箔的拱顶,像轮大太阳闪耀着光芒,几 个小时之后,我们在圣彼得堡的尼瓦河码头上了岸。 我们没有时间盘桓,在这沙皇的首都只待了几个 小时,我们就在火车站上了一趟快车,行程是在四天 时间内途经莫斯科,穿过俄罗斯在欧洲的领土,最终 抵达高加索。无边无际的平原在眼前飞逝而过,我们 的火车像颗子弹,“嗖”的一声穿过稀疏的松树林、 越过肥沃的田野,只见地里即将成熟的秋谷在风中摇 曳。过了莫斯科的南边,火车沿着闪闪发亮的铁轨, 轰隆隆地从俄罗斯南方一马平川的大草原上开过。(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