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8.40
折扣购买: 人活着就得有点兴致(精)
ISBN: 9787559407429
。。。
构的。在他手里,我读过的文章,印象*深的是归有 光的《项脊轩记》《先妣事略》。 有几个暑假,我还从韦子廉先生学习过。韦先生 是专*桐城派的。我跟着他,每天背一篇桐城派古文 。姚鼐的、方苞的、刘大槐和戴名世的。加在一起, 不下百十篇。 到现在,还可以从我的小说里看出归有光和桐城 派的影响。归有光以清淡之笔写平常的人情,我是喜 欢的(虽然我不喜欢他正统派思想),我觉得他有些 地方很像契诃夫。“桐城义法”,我以为是有道理的 。桐城派讲究文章的提、放、断、连、疾、徐、顿、 挫,讲“文气”。正如中国画讲“血脉流通”“气韵 生动”。我以为“文气”是比“结构”*为内在,* 精微的概念,和内容、思想*有有机联系。这是一个 很好的、很**的概念。比许多西方现代美学的概念 还要现代的概念。文气是思想的直接的形式。我希望 评论家能把“文气论”引进小说批评中来,并且用它 来评论外国小说。 我好像命中注定要当沈从文先生的学生。 我读了高中二年级以后,*本人打了邻县,我“ 逃难”在乡下,住在我的小说《*戒》里所写的小和 尚庵里。除了高中教科书,我只带了两本书,一本屠 格涅夫的《猎人笔记》,一本上海一家野*书店盗印 的《沈从文小说选》。我于是翻来覆去地看这两本书 。 我到昆明考大学,报了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就 是因为这个大学中文系有朱自清先生、闻一多先生, 还有沈先生。 我选读了沈先生的三门课:“各体文习作”“中 国小说史”和“创作实习”。 P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