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3.50
折扣购买: 你在烦恼什么亲爱的
ISBN: 9787539993164
沈嘉柯,畅销书作家,用文学普及心理学。十八岁起在中国最权威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中央大报发表文章,中国销量最大的杂志签约作者、曾任中国第一家心理咨询刊物编辑主任。 曾出版《去过你想要的生活》《十年沉心:让未来的你感谢现在的自己》《总有一天,你会成为最好的女孩》等十余本图书。 2016年京东文学销量榜第1名 2015年当当影响力作家文学贡献榜 2015年暑假推荐给孩子阅读的15本书 2014年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 2014年新浪生活类好书榜 2014年度江苏文艺出版社畅销新书书单
在你心中,爸爸一定很不像个爸爸。种种行为, 幼稚可笑。这个时候,他算什么?如果按照市面流行 的一种家庭序列法,你爸爸完全没有扮演好他的角色 。而且,他还像一个讨厌的“弟弟”。吃火锅没给他 配酱料,就离家出走。 在你的家里,哥哥、你、妈妈,然后没有爸爸, 反而多出一个改头换面的弟弟”。这个“弟弟”不承 担子女教育责任,这个“弟弟”喜欢靠女人吃饭,反 正你妈妈不找他要钱。他干脆反过来找你妈妈要钱。 想离婚,就先给钱。 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老男孩。有儿女了,四五 十岁了,但心智和态度,都像十几岁的小男孩。我收 到的来信故事里,你不是唯一的,还有很多与你同病 相怜的伙伴。 长不大的原因也很简单。第一,这样做很舒服, 占便宜,有好处。第二,有人承担了职责,甚至过多 承担了职责。 我一直很好奇,你的妈妈出于什么原因不要你爸 爸的钱。女性常常误解为,这是争一口气,不靠男人 ,不靠老公,也可以养家糊口。但是,这间接也放弃 了要你的爸爸分担家庭职责的权利。 于是,你的妈妈成了一个极为辛苦的女人。 如果一个男孩,结婚了,有了孩子,仍不需要改 变自己,改变原先的生活态度,自己的工资自己花, 花完还可以找老婆要,孩子的成长问题、教育问题也 不用操心,他一定过得很轻松快活。 在快活和辛苦之间,你的爸爸本能地选择了快活 。 以前有一句古老的话,叫慈母多败儿。你家里多 出的这个“弟弟”,往往是两个女人共同造就的。比 如你的奶奶,宠溺你爸爸。结果他就长成了一个会享 受,无法再去照顾他人的男人。等到你妈妈再接手, 基本上对他就难以调教了,也谈不上共同成长,呵护 家庭。就结局看,算是彻底改造失败,干脆放弃。 身为女儿的你,也受不了这样的爸爸的存在。他 居然因为缺钱花,就把女儿心爱的书卖掉,把儿子的 电脑卖掉。 中国的古老传统,重男轻女,真的养坏了很多男 孩。然而事已至此,你妈妈被迫自己扛起全家的负担 ,你也被迫自己长大,各自好好生活。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小说创作的未来希望,但我觉 得你可以试试看。如果能够赚到钱,就坚持下去。 但我觉得,写作是一个可以在读书之外兼顾的事 情。尤其是在大学阶段。我的大学生活,就是在读书 、勤工俭学加写作中度过的。 我倾向于,你还是告诉妈妈,选择读书。 父亲是一个名词,标尺很高,被赋予了很多要求 。但实际生活里,大多数男人勉为其难。一部分男人 ,完全不及格。 很多孩子对于这样的爸爸,怀着执着,哪怕是长 大了,也始终有一种爱恨交加的矛盾纠结。一边渴望 他某一天能幡然醒悟重新做人,变成温厚可靠的父亲 ,让自己可以再如孩童般伏在他肩膀上。你一边又痛 恨自己如此眷念不死心,为什么对这样一个渣爸,还 留有幻想。 会不会步他后尘,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 消化自己心中的执着。 人生的不圆满,体现在很多方面。有人是亲情不 圆满,有人是工作职业不圆满,有人是身体健康不圆 满,还有人是这些通透不圆满。带着遗憾的人生,仍 然是人生。 在父亲失去存在感的家庭,母亲会获得非常强化 的认同。尤其是对女儿来说,会影响到未来对男性和 婚姻的判断。你要记住的是,任何一个人,不分男女 ,能够大体上比较独立自主,又能够彼此分担照顾, 就是适合在一起生活的。 P9-P12 <p>100种烦恼,1种解决方式</p><p>实用版“解忧杂货铺”</p><p>多点不同角度的人生看法,你才有选择</p><p>让烦恼滚蛋</p><p>丰富仅此一生的三万多天生命</p><p> </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