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人民
原售价: 46.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世界音乐家传记丛书
ISBN: 9787214237491
1873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统治进入最后十年。 1855年,他继承父亲的皇位,接过了声誉扫地的政权,不 过他以巨大的努力开始了早就该进行的改革,把中世纪的 俄国改造成为一个适度现代化的国家。 亚历山大在首都圣彼得堡统治他幅员辽阔的帝国。圣 彼得堡是一座美得令人窒息的城市,1703年开始建造,那 时彼得大帝正与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进行北欧战争。这座 伟大都城的建成使沙俄能够随之发展海上贸易,继而成为 波罗的海的强国。圣彼得堡不同于旧都莫斯科,属欧式风 格。彼得大帝1697年至1698年到西方出访,对他来说,欧 洲模式对自己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有了这么一位专制的 统治者,俄国人民在彼得大帝驾崩之后并不比他登基之前 生活得更好,他所留下的专制主义遗产只有叶卡捷琳娜大 帝可与之匹敌。叶卡捷琳娜是位非同寻常的女性,虽然出 身贵为普鲁士公主,但并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却深受法 国启蒙主义思想影响,对内深化改革,对外继续奉行彼得 大帝的扩张政策。俄国人民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她以新 自由主义改革精神开始的统治最终以专制和压迫收场,这 在俄国历史上也不是最后一次。 叶卡捷琳娜的儿子保罗一世与母亲很不一样。保罗一 世很可能精神不正常,在宫廷政变中被谋杀,接替他的皇 位继续统治的是长子亚历山大一世。亚历山大一世颇有他 祖母叶卡捷琳娜大帝的遗风,但欧洲的局势迫使他与拿破 仑开战,战争在1812年达到顶点。就在这年6月,拿破仑入 侵俄国,在莫斯科市民放火烧城迫使他退兵之前,曾一度 占领莫斯科,而从那时候起他就被迫撤退了。就像托尔斯 泰在《战争与和平》中生动描写得那般,1812年胜利的真 正英雄是俄国人民自己。亚历山大一世乘胜追击,将拿破 仑逐出边界,俄军于1814年3月进入巴黎,帮助摧毁——用 他的话来说,“令人憎恶的东西”。在之后的维也纳会议 谈判中,俄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在欧洲事务上成为重要发言 人。法国战役打开了欧洲思想洪流进入俄国的大门。普希 金沉浸在这种兴奋中,1 817年——在俄国新的自我意识开 始萌芽的时候,就着手创作他的叙事诗《鲁斯兰和卢德米 拉》。这部作品后来赋予格林卡创作歌剧(1842)的灵感。 就在1817年,当时居住在俄国的爱尔兰作曲家兼钢琴家约 翰·菲尔德给13岁的格林卡上着钢琴课。他的学生中有一 位名叫阿尔卡季·拉赫玛尼诺夫的退休陆军军官,是个热 情的音乐家。无疑,他后来在他们共同的朋友维尔高斯基 公爵家中认识了普希金和格林卡。 1825年,亚历山大一世去世,俄国陷入政治混乱。他 死后没有留下子嗣,皇位本该传给他弟弟康斯坦丁,但是 ,康斯坦丁三年前就背地里决定放弃皇位,按继承顺序, 应该由他更小的弟弟尼古拉来继位。然而,尼古拉由于对 康斯坦丁的秘密决定不知情,因而宣誓效忠其兄,由此引 发的混乱给反对亚历山大一世专制统治的一小撮异见分子 带来了额外的冲击。 部分军事单位被宫廷里的混乱搞得摸不着头脑,拒绝 重新宣誓效忠尼古拉。结果,12~26日早晨,枢密院外面的 广场上爆发了起义。俄国冬天天黑得早,下午3点左右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