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契尼传(附光盘)/欧洲音乐家传记系列

普契尼传(附光盘)/欧洲音乐家传记系列
作者: (英)朱利安·海洛克|译者:路旦俊//李慧
出版社: 湖南文艺
原售价: 44.00
折扣价: 28.60
折扣购买: 普契尼传(附光盘)/欧洲音乐家传记系列
ISBN: 9787540477042

作者简介

朱利安·海洛克,以前是《CD评论》和《国际钢琴》杂志的编辑,《CD经典》的审读,马勒和拉赫玛尼诺夫的传记作者,并与沃格联合编写过袖珍版《CD上的古典音乐》和《CD上的歌剧音乐》。他为多种期刊撰写了大量文章,包括《古典FM杂志》(他为其定期撰写“每月作曲家”专栏)、《BBC音乐杂志》、《斯特拉德》以及《国际唱片评论》。他也制作过多张唱片,包括“Olympia”唱片公司发行的《亚历山大.齐格品钢琴协奏曲全集》,在这之前他曾是广受欢迎的小提琴家、中提琴家、伴奏家和指挥家。

内容简介

当普契尼在帕奇尼音乐学校正式学习即将结束时,他 急于体验米兰明亮的灯光。他在较短的时间里摆脱困境, 摇身一变,成为了卢卡城多年来最有前途的作曲家。不过 ,他在离开前还创作了一首毕业作品——一首《四声部弥 撒曲》(1880),其中融入了1878年创作的《信经》以及 1877年创作的“经文歌”(安排在《荣耀经》与《信经》 之间)。这首作品的演出时长为45分钟左右,在圣保利诺 节期间首演,是普契尼当时创作的规模最大的作品,演出 获得了巨大成功。奇怪的是,这首作品此后再未被人提及 ,直到自学生时代就认识普契尼的神父但丁·德尔·菲奥 伦蒂诺于1951年在为撰写普契尼传做研究时发现他的手稿 。他将它交由出版社出版,并且给它取名为《光荣弥撒》 。它的突然出现并未在音乐界引起太大的轰动,但是对于 普契尼迷而言,这首作品成为了他19世纪70年代那些小习 作与他成为歌剧界明星最初几部作品之间至关重要的缺失 的一环。 我们在聆听《四声部弥撒曲》时应该记住,意大利合 唱音乐有其独特的韵味。对于那些继承了J.S.巴赫、海顿 、莫扎特、舒伯特和贝多芬的传统并且在德奥中心地带进 行创作的人而言,宗教音乐创作是一件非常庄严的事情— —正如它在俄国、斯堪的那维亚半岛、波希米亚和维多利 亚时期的英国一样。在法国作曲家当中,即便是歌剧泰斗 夏尔·古诺也只是在其《弥撒曲》中略微放宽这种音乐的 风格束缚,而且他的合唱作品遭遇到了传统派的一致否定 。但是,在因音乐风格封闭而臭名昭著的意大利,大型宗 教作品出现之前的主要作品都与歌剧密不可分。因此,当 普契尼动笔创作他的五乐章《弥撒曲》时,出现在他脑海 里的音乐最有可能是罗西尼的《圣母悼歌》和《庄严的小 弥撒》、贝利尼和多尼采蒂的圣乐,尤其是威尔第那首包 罗万象的《安魂弥撒曲》——6年前刚刚完成。 普契尼的《弥撒曲》代表着这位崭露头角的年轻作曲 家在创作方面的一个飞跃。这一点在这部作品的开头部分 就显露无遗,将严格对位、叠加的弦乐旋律融进了《慈悲 经》合唱中。普契尼非常看重这个乐段,后来将它用在了 自己的第二部歌剧《埃德加》中。我们只有在充满戏剧力 量的核心乐段《基督,求主垂怜》中才能明确无误地看到 威尔第的影响。小尾声中在一个持续低音声中逐渐下行的 半音结构让人怪异地联想起鲍罗丁,但这段音乐最重要的 特色是它轻松、真诚的表达。普契尼的作品第一次能够真 真切切地打动人。 《荣耀经》将我们带人了一个明显的情节剧世界中, 这里的重点与其说是神圣的尊严,还不如说是世俗的质朴 。除了威尔第外,另一个对普契尼产生影响的作曲家是古 诺,他的歌剧《浮土德》是意大利人集体喜欢的“外国歌 剧”之一。《我们感谢你》乐段有着到那时为止普契尼写 过的最流畅的男高音独唱旋律,而最后的《和你的精神》 则表明他也已经娴熟地掌握了赋格技巧。气势恢弘的《信 经》完成于两年前,让只有三分半钟长的柔美的《圣哉经 》相形见绌。《降福经》中的一个乐句将会再次出现在《 玛侬·莱斯科》(普契尼的第三部歌剧)第二幕的小步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