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物旅行记

器物旅行记
作者: 刘小方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2.80
折扣购买: 器物旅行记
ISBN: 9787520211635

作者简介

陕西周至人,大学教授。国内“文化线路”遗产最早研究者之一,在《城市发展研究》《天府新论》《西藏研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宁波大学学报》《温州大学学报》《西藏民族学院学报》《旅游论坛》等CSSCI类期刊发表线性世界遗产研究论文20余篇。同时担任《中国国家地理》《百科知识》《中国西部》《四川画报》《中国旅游报》《森林与人类》《中国三峡》等杂志旅游专栏撰稿人,发表文化旅行类散文100余篇。

内容简介

汉代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生活中常见的器物与“桃李”相同,也是静态的、客观的、无言的,但每一个器物背后都有着十分丰富多彩的旅行故事。特定器物的旅行故事、旅行经历和旅行路线,往往能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人类文明的发展变迁史,也蕴含着不同区域的人们交流、交往、交融的过往。 本书作者长期研究线性文化遗产,从读者的兴趣点岀发,翻阅大量史料以及他人研究成果,用简洁风趣而严谨练达的笔调,条分缕析的讲述,是一本从器物的发展衍变看历史的图书。作者对器物背后隐藏的历史脉络予以梳理,勾勒岀一幕幕民众在大时代的家常与流行。 书中所描述的是以小见大的世界,是东西方交流的轨迹,是古往今来的器物史记,是旅游研究的器物精神。这既是本书的特色,也具有意义。一是器物反映的宏大历史,从“一带一路”传过来的作物品种,不仅丰富了中国人的餐桌,更是直接推动了农业大发展和历史时期人口剧增与经济繁荣,“吃瓜群众”吃出了文明滋味,“辣眼睛”的洋葱洗涤了人们的视野,“马到成功”演绎了欧亚草原的战争铁骑。二是中西方文化的比较视野,人文始祖“轩辕”与历史的车轮,“席地而坐”的传统与椅子、桌子、席梦思和榻榻米,从东方扇子“国潮”到风行世界的“国际潮”,从华服之美到西服之范。三是器物的传播之道,众多的器物形成了中西方的贸易和文化路线,随着动物的足迹、种植的迁移、战争的硝烟、移民的迁徙等,极大地丰富了单纯旅游意义上的路途。四是写作语言精彩,有幽默,“狮子狗旅行记——从紫禁城‘御犬’到全美‘冠军狗’”;有诗意,“香皂旅行记——伴水而生,贴地而行”;有史实,“筷子旅行记——从商纣‘象箸’到谢尔顿‘筷子’”;有哲理,“取火器旅行记——从‘圣火’到‘火柴’”;等等。 时至今日,有一些器物已完美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它们能登大雅之堂,也能入寻常百姓之家。它们是如此的普通,以至于让人觉得它们的存在理所当然,无需解释。然而,它们中的每一个却并非我们生活中的原有之物:它们的到来或充满离奇,或出于偶然,或经历坎坷……让我们一起去探寻身边这些普通而又不寻常的器物旅行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