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新建筑(精)/陈志华文集

走向新建筑(精)/陈志华文集
作者: [法]勒·柯布西耶 著 陈志华 译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61.60
折扣购买: 走向新建筑(精)/陈志华文集
ISBN: 9787100198707

作者简介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5),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大师和作家,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从1920年起,在他主编的《新精神》杂志上连续发表论文,提倡建筑的革新,走平民化、工业化、功能化的道路,提倡相应的新的建筑美学,这些论文汇集为《走向新建筑》。 陈志华(1929— ),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并留校任教。长期从事外国建筑史、园林史、建筑学理论、文物建筑保护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著译了多种重要的建筑史和建筑理论作品。1989年开始,带领清华大学乡土建筑研究组从事乡土建筑研究,出版了大量有影响力的专著。持续撰写建筑评论文章,坚守建筑发展的科学观和民主观。

内容简介

内容提要 工程师的美学?建筑 工程师的美学,建筑,这两个互相联系的东西,一个正当繁荣昌盛,另一个则正可悲地衰落。 受到经济法则启示并受到数学计算引导的工程师,使我们跟宇宙规律协调起来。他获得了和谐。 建筑师通过使一些形式有序化,实现了一种秩序,这秩序是他的精神的纯创造;他用这些形式强烈地影响我们的意识,诱发造型的激情;他以他创造的协调,在我们心里唤起深刻的共鸣,他给了我们衡量一个被认为跟世界的秩序相一致的秩序的标准,他决定了我们思想和心灵的各种运动;这时我们感觉到了美。 给建筑师先生们的三项备忘 体块 我们的眼睛是生来观看光线下的各种形式的。 基本的形式是美的形式,因为它们可以被辨认得一清二楚。现在的建筑师已经不再能了解这些简单的形式了。 依靠计算来工作的工程师使用几何的形式,他们用几何满足我们的眼,用数学满足我们的心,他们的作品正走在通向伟大艺术的道路上。 表面 体块被表面包裹,表面被体块的准线和导线分划,所以它显示出这体块的特性。 建筑师们现在害怕表面的几何形构成元素。 现代结构的重大问题将在几何学的基础上解决。 工程师们严格服从指令性任务书的要求,利用各种形式的母线和显示线,创造了一些清澈透明的、给人强烈印象的造型作品。 平面 平面是生成元。 没有平面,就会有混乱和任意。 平面包含着感觉的实质。 由集体的需要决定的明天的重大课题,将重新提出平面问题。现代生活需要并期待着住宅和城市的崭新的平面。 基准线 从建筑诞生之时起就存在着。 为条理性所必需。基准线是反任意性的一个保证。它使理智满意。 基准线是一种手段;它不是一张药方。选择基准线和它的表现方式,是建筑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视而不见的眼睛 远洋轮船 一个伟大的时代刚刚开始。 存在着一种新精神。 存在着大量新精神的作品;它们主要存在于工业产品中。 建筑在陈规旧习中闷得喘不过气来。 那些“风格”都是欺骗。 风格是原则的和谐,它赋予一个时代所有的作品以生命,它来自富有个性的精神。 我们的时代正每天确立着自己的风格。 不幸,我们的眼睛还不会识别它。 飞机 飞机是一个高度精选的产品。 飞机给我们的教益在左右着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之中。 住宅的问题还没有提出来。 建筑的现状已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 然而存在着住宅的标准。 机器含有起选择作用的经济因素。 住宅是居住的机器。 汽车 为了完善,必须建立标准。 帕特农是精选了一个标准的结果。 建筑按标准行事。 标准是有关逻辑、分析、深入的研究的事;它们建立在一个提得很 恰当的问题之上。试验决定标准。 建筑 罗马城的教益 建筑,这就是以天然材料建立动人的协调。 建筑超乎功利性事物之上。 建筑是造型的事。 秩序的精神、意向的一致、协调感;建筑处理数量问题。 激情能用顽石编出戏剧来。 平面的花活 平面从内部发展到外部,外部是内部造成的。 建筑艺术的元素是光和影,墙和空间。 布局的有序性,这是把目的分级,把意图分类。 人用离地1.7米的眼睛来看建筑物。人们只能用眼睛看得见的目标来衡量,用由建筑元素证明的设计意图来衡量。如果人们用不属于建筑语言的意图来衡量,人们就会得到平面的花活。由于观念的错误或者癖好浮华,你就会违反平面的规则。 精神的纯创造 凹凸曲折是建筑师的试金石。他被考验出来是艺术家或者不过是工程师。 凹凸曲折不受任何约束。 它与习惯、与传统、与结构方式都没有关系,也不必适应于功能需要。凹凸曲折是精神的纯创造:它需要造型艺术家。 成批生产的住宅 一个伟大的时代刚刚开始。 存在着一个新精神。 工业像一条流向它的目的地的大河那样波浪滔天,它给我们带来了适合于这个被新精神激励着的新时代的新工具。 经济规律强制性地支配着我们的行动,而我们的观念只有在合乎这规律时才是可行的。 住宅问题是一个时代的问题。社会的平衡决定于它。在这个革新的时期,建筑的首要任务是重新估计价值,重新估计住宅的组成部分。 批量生产是建立在分析与试验的基础上的。 大工业应当从事建造房屋,并成批地制造住宅的构件。必须树立大批量生产的精神面貌,建造大批量生产的住宅的精神面貌,住进大批量生产的住宅的精神面貌,喜爱大批量生产的住宅的精神面貌。 如果我们从感情中和思想中清除了关于住宅的固定的观念,如果我们从批判的和客观的立场看这个问题,我们就会认识到,住宅是工具,要大批地生产住宅,这种住宅从陪伴我们一生的劳动工具的美学来看,是健康的(也是合乎道德的)和美丽的。 艺术家的意识可能给这些精密而纯净的机件带来的那种活力也使它美。 建筑或者革命 在工业的所有领域里,人们都提出了一些新问题,也创造了解决它们的整套工具。如果我们把这事实跟过去对照一下,这就是革命。 在房屋建造业中,人们开始大批生产构件;根据新的经济需要,人们创造了细部构件和整体构件;在细部和整体上都做出了决定性的成就。如果我们把这事实跟过去对照一下,这就是企业的方法上和规模上的革命。 过去的建筑史,经过多少个世纪,只在构造做法和装饰上缓慢地演变。近50年来,钢铁和水泥取得了成果,它们是结构的巨大力量的标志,是打破了常规惯例的一种建筑的标志。如果我们面对过去昂然挺立,我们会有把握地说,那些“风格”对我们已不复存在,一个当代的风格正在形成;这就是革命。 精神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认识到这些事实;需要正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诞生出来。 社会的机构整个彻底乱了套,既可能发生一场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改革,也可能发生一场灾难,它摇摆不定。一切活人的原始本能就是找一个安身之所。社会的各个勤劳的阶级不再有合适的安身之所,工人没有,知识分子也没有。 今天社会的动乱,关键是房子问题:建筑或者革命! 现代建筑民主化和科学化最有力的宣言。本书为建筑领域经典,已多次出版,而陈志华的译本被公认为相当准确、能够体现原作精髓的本子。本版以本馆2016年版为底本,增补金克司的《勒?考柏西叶评传》(附录2),柯布西耶的《空气?声音?光线:在国际现代建筑师协会上的讲话》(附录3),《卢那察尔斯基论柯布西耶》(附录4),《柯布西耶与住宅和现代建筑——纪念柯布西耶诞生100周年》(附录5)四篇附录,还原译者对柯布西耶及其思想的译介和研究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