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
原售价: 29.90
折扣价: 17.70
折扣购买: 大家小书青春版 大众哲学
ISBN: 9787200156461
艾思奇(1910—1966),原名李生萱,云南腾冲人,蒙古族。中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早年留学日本,193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注意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和大众化。历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校长,中国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著有《大众哲学》《哲学与生活》,主编《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等。
一?哲学并不神秘 ——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哲学对于社会生活的关系,始终都是很密切的。在日常生活里,随时都有哲学的踪迹出现;但因为是日常生活,我们习惯了,所以就不觉察,不反省。假如我们有一个朋友,因为到别处去谋生,或其他原因,与我们离别了五六年,忽然有一天又相见了。那时我们会觉得他和以前有种种的不同。或者是更苍老了,或者是在知识上有什么进步了。见面之后,大家自然攀谈攀谈,各人把自己所经历的事件诉述一番。这时就更有很多的事情使我们发生感触,使我们看见在这五六年的期间,大家周围的人,有的长大了,有的死了;倘若我们的周围是商店,是工厂,我们又看见它们有的已经倒闭,有的繁荣起来,有的不死不活地支持着门面……此外,还有很多的事情可以谈到。但是,事情即使很多,它表现在我们眼中的情形却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一切事情都和以前不同了,都变了。我们感觉到时间的流去是不可抗的。在时间的过程中,一切事物新生起来、发展起来,一切事物也被摧毁、被消灭。我们看见任何事物都没有永久常住的可能,过去了的,便不能再挽回,于是我们都深深地感动、叹息;在我们的头脑里,很强烈地浮现着一个“一切皆变”的观念。这时,在无意中我们已有了一种哲学的思想。然而,谁能觉察到这就是哲学思想呢?我们只以为朋友的久别重逢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只觉得在这件事情之下所发生的感想也是极平常的感想,与我们素常想象中的高深玄妙的哲学是离得很远很远的。我们不但不了解这里面就有哲学,如果听见有人说这就是一种哲学思想,也许还会惊异:为什么很普通的一件事里也会有哲学呢?其实是一点也用不着惊异;我们所以会惊异,是因为我们平常见惯了书本上的哲学,而把真正活的生活中的哲学忘记了。 哲学既然在日常生活里随时可以找到踪迹,那就可以知道它绝不是神秘莫测的东西了。哲学上告诉我们“万物皆流转”“一切事物离不了运动”等等的道理,而这些道理,与我们友人久别重逢时所得到的人世变迁的感想,是具有着同样的性质的。但是,哲学思想与日常生活的感想既有着这样大的共通点,两者难道没有分别了吗?如果没有分别,那么日常生活的感想已经等于哲学,何必还要多事研究哲学,何必还需要哲学家? “大家小书 青春版”系列丛书中一种。 选取《大众哲学》(原名《哲学讲话》)第四版版本,保留原文原样。 装帧精巧,便于拿取翻阅;设计活泼明亮,又突显主题。 哲学就在人的生活中,每人都有他自己的哲学,本没有什么神秘的,不过因为多数的哲学家都是用高深的词句来谈哲理,所以使一般人反糊涂起来……这本书是用最通俗的笔法,日常谈话的体裁,溶化专门的理论,使大众的读者不必费很大气力就能够接受。 ——李公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