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燕山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3.10
折扣购买: 九月
ISBN: 9787540257347
散落在京郊的瑰宝 何晓冬 我们一行人走在北京延庆区大庄科乡的路上,周围 很安静,浑然不觉这里竟是京郊的一处瑰宝。农村的人 很朴实,透彻的如素纸一样,把我们当成了游客,热情 的说到:“干涮儿去了?现在来早了,等到冰水都融化 时候的景儿才美呢?” 清澈,成为我对大庄科乡人的第一印象。我们紧走 了几步,此行是为了寻找那些藏在深山里的老战士们, 丝毫不想停下来休息。根生土长的胡永旺从沙塘沟抗战 纪念馆走出来,他已经在馆里义务讲解10多年了。一有 空闲,就坐在林荫小道上跟路过的学员闲聊。知道我们 的来意后,很快就打开了话匣子。 “我的爷爷胡殿鳌,那时才50岁,村里人有大事小 事都愿意找他帮忙。驻在大庄科的日伪警察局,经常来 村里催粮要挟,我们和附近几个村子就成立了起伙会。 张福和张朴都40来岁,是伙会的主要负责人。后来,在 八路军的动员下他们加入了共产党。有一天,张福找到 了我爷爷,捅了捅他胳肢窝,把我爷爷带到一个僻静的 地方问:“你愿意入党吗?”爷爷似懂非懂的说:“入 党是干啥?”张福说:“入党就是打日本鬼子。”我爷 爷一听能打鬼子就爽快的答应了:“我入!我要打鬼子 !” “当时入党非常保密,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 只有他们自个知道,村里人都不知道我爷爷是共产党员 。后来又成立了妇救会、青救会、农救会,还建起自卫 军、儿童团。你们往村里头走走,当时儿童团的张满利 应该还在家,有不少故事呢”胡永旺向前指了指路。 走了一会儿,80多岁的张满利热情接待了我们:“ 我10岁就加入儿童团了!那时特喜欢在东梁放哨。那儿 能看到三个方向来的敌人,南边从窑湾过来的,北边从 永宁过来的,东边看从昌平过来的。那时鬼子进出频繁 ,我们就在山顶上支起了消息树,敌人从南面来,就朝 南面儿放倒,从北面来,就朝北面儿放倒。鬼子一次次 都扑空了!” “你们听说过“小白龙”吗?我还见过白乙化呢! 有次他来我们村,见我就问“你多大了?”,我回了一 句“10岁了。”白乙化摸着我的头又问:“你长大当兵 去不?”我说:“只要能打鬼子就去。”后来赶到1947 年征兵,村里大场上,我和好友张长顺等十多个少年报 名了。村长胡建书点名,叫到名儿就能当兵去,听到点 我的名字,可把我高兴坏了!比我大2岁的张长顺也当 上了,可惜他在一次战役中牺牲了。哎……,我们在儿 童团时经常一起站岗放哨送信。他还是我们团长呢…… ” 豁达,让我对大庄科乡人多了一丝敬佩。看到老人 眼里已泛起的泪光,我们很不是滋味。这里每个人、每 个家庭都与革命息息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儿童团的 “老战士们”也先后去世了。离别前,老人依依不舍的 跟我们招了招手,也推荐了一位儿童团里另一位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