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成都时代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18.60
折扣购买: 宋词三百首
ISBN: 9787546410104
上彊村民(1857--1931),本名朱孝臧,清代词人,字古微,工诗词,通格律,著有《强村语业》等书。又曾编刻《强村丛书》二百六十卷,汇集唐、五代、宋、金、元人词总集五种,宋词别集一百十五种,馀为唐及金、元词别集。
赵 佶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宋神宗第十一子,元符三年(1100)即位。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侵,赵佶传位其子赵桓(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赵佶与宋钦宗一并被金人俘虏北去,zui终客死他乡。赵佶在政治上任用奸佞,昏庸无能,生活上穷奢极侈,艺术上多才多艺。他曾于崇宁四年(1105)建立国家音乐机关“大晟府”,命周邦彦、万俟咏、田为等词人讨论古音、审定古调、创制新曲,对北宋后期词章的繁荣起了很大的作用。赵佶工于书画,诗、文、词皆佳,其词早期风格艳丽,晚期则多凄凉。 宴山亭 北行见杏花① 裁剪冰绡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③。新样靓妆④,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⑤。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⑥!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⑦。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⑧。 【注解】①?北行:指宋徽宗被俘至北方。?②?冰绡:轻薄洁白的绢,此处比喻杏花花瓣轻薄洁白如绢。?③?燕脂:即胭脂。匀注:均匀涂抹。?④?靓(jìng)妆:粉黛妆饰。?⑤?蕊珠宫:道家指天上宫阙。宋徽宗信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⑥?者:同“这”。会:领会,懂得。?⑦?知:不知;“知”当“不知”讲,古诗词中有此用法,如佚名诗“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⑧?和:连。和梦也:就连这样的梦。新来:近来。 钱惟演 钱惟演(962—1034),字希圣,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吴越王钱弘俶之十四子,978年,从俶归宋,历任右神武将军、太仆少卿、命直秘阁,曾参与编修《册府元龟》,累迁工部尚书,拜枢密使,官至崇信军节度使,博学能文,文辞清丽,与杨亿、刘筠齐名,并称“江东三虎”,为“西昆体”代表作家之一。有《金坡遗事》、《玉堂逢辰录》等。 木 兰 花 城上风光莺语乱①,城下烟波春拍岸②。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③,鸾镜朱颜惊暗换④,昔年多病厌芳尊⑤,今日芳尊惟恐浅。 【注解】 ①莺语乱:黄莺婉转鸣叫此起彼伏。?②?烟波:指浩淼湖面。春拍岸:春水拍打堤岸。?③?衰晚:衰弱不堪的老人。?④?鸾镜:传说汉朝西域罽宾王获得一只鸾鸟,三年不曾鸣叫。听说此鸟见同类才鸣,于是悬镜于前,鸾鸟见影,哀鸣不已而亡。后诗词中多以“鸾镜”借喻临镜生悲。?⑤?芳尊:盛着美酒的酒杯。“尊”同“樽”。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先世为邰(今属陕西)人,后徙至吴县(今江苏苏州)。少时家贫,刻苦力学。宋真宗朝(1015)进士。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建议十事,行新政,遭到保守派反对,未能实现。后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病逝于赴颍州途中,卒谥文正。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极为出众。文章诗词,皆有名篇传世,有《范文正公集》。词仅存五首,词风豪迈,气势恢弘。 苏 幕 遮 碧云天,黄叶地①。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②,追旅思③。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解】①?黄叶地:枯黄落叶铺满地。?②?黯乡魂:因思念家乡而黯然销魂。?③?追旅思:追忆旅途中的愁思。 御街行 秋日怀旧 纷纷坠叶飘香砌①。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②,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③,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攲④,谙尽孤眠滋味⑤。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解】①?香砌:围绕在花草之中的台阶。?②?真珠:即指“珍珠”。?③?月华如练:月光像白色的丝绸一般美丽。?④?攲(qī):倾斜,此处指斜靠着。?⑤?谙尽:尝尽。谙:深知。 张 先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市)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张先性情洒脱风流,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同游山水,诗词唱和。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曾因三处善用“影”字,被称作“张三影”。所作诗词多以诗酒生涯及男女之情为主,格调清新,真挚细腻,语言工巧,风格含蓄,韵味隽永。留有《安陆词》,又名《张子野词》。 千 秋 岁 数声①,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②,无人尽日花飞雪③。 莫把幺弦拨④,恐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⑤。 【注解】①?:亦作“鹈”,通常指杜鹃鸟,一说为伯劳鸟。张衡《思玄赋》中有“恃己知而华予兮,鸣而不芳”。?②?永丰柳:永丰,地名,指唐时洛阳永丰坊。白居易有诗:“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后以“永丰柳”泛指杨柳,有时比喻孤零女子。?③?花飞雪:指白色纷飞的柳絮。?④?幺弦:琵琶的第四弦,因其zui细,故得此称。在此借指琵琶。?⑤?凝残月:一作“孤灯灭”。 菩 萨 蛮 哀筝一弄《湘江曲》①,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②,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③,玉柱斜飞雁④。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⑤。 【注解】①?弄:弹奏。?②?十三弦:借指筝。筝本为十二弦,至唐宋时教坊所用筝增至十三根弦。?③?秋水:比喻女子眼波清澈明亮如水。白居易有诗:“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④?玉柱斜飞雁:筝上系弦的玉柱斜型排列,如大雁飞行之状。?⑤?春山:比喻女子的眉毛。《西京杂记》中曾描述卓文君“眉毛如望远山”。眉黛:古时女子以黛色画眉,故有此称。黛:青黑色。此句指女子弹筝之时因乐曲哀伤而眉头紧蹙。 醉 垂 鞭 双蝶绣罗裙①。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②,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③。昨日乱山昏④,来时衣上云⑤。 【注解】①?罗裙:丝罗制的裙子,泛指女性服饰。?②?朱粉:胭脂粉黛。?③?柳腰:像柳树一般纤细的腰身,泛指女性婀娜身姿。?④?乱山昏:群山暮色苍茫。?⑤?衣上云:衣上的花纹如云,一说衣服染上云霞之光。张先另有《师师令》“蜀彩衣长胜未起,纵乱云垂地”之句,用意相近。 一 丛 花 伤高怀远几时穷①?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②,更东陌,飞絮濛濛。嘶骑渐遥③,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④。梯横画阁黄昏后⑤,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⑥。 【注解】①?穷:穷尽,休止。?②?千丝:杨柳的枝条。?③?嘶骑(jì):嘶叫的马儿。?④?桡(ráo):木桨,此处代指船。?⑤?梯横:梯子横放,即指梯子已经收起来了。?⑥?解:懂得,知道。嫁东风:古诗词中常见用语,意指随东风而去。李贺有诗:“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于春风不用媒”。 天 仙 子 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① 《水调》数声持酒听②,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③,往事后期空记省④。 沙上并禽池上暝⑤,云破月来花弄影⑥。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解】 ①?嘉禾:宋朝郡名,今浙江省嘉兴市。小倅(cuì):判官。张先曾在仁宗庆历元年(1041)任嘉禾判官,年五十二岁。?②?水调:曲调名,《隋唐嘉话》记载:“炀帝凿汴河,自制《水调歌》。”曲调声韵悲切。?③?流景:流年,比喻如流水般的岁月。唐代武平一有《妾薄命》诗云:“流景一何速,年华不可追。”?④?后期:日后的约会。记省:清楚记得。?⑤?并禽:成双结对栖息的鸟儿。暝:黄昏。?⑥?云破月来花弄影:云彩散开,月光洒下,花枝摇颤,玩弄着自己的影子。王国维《人间词话》评:“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青 门 引 春思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①。庭轩寂寞近清明②,残花中酒③,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④,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注解】①?定:停止。?②?清明:节气名,每年的四月五日或六日。?③?中(zhòng)酒:因醉酒而身体不适。?④?画角:古代号角,以竹木或皮革制成的乐器,外表有彩绘,其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报时昏晓,振作士气。风吹醒:意思是画角在风中吹起。 晏 殊 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晏殊五岁能诗,七岁能文,十四岁时应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三十岁即拜翰林学士,官至宰相,务实任贤,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名臣都出自晏殊门下。由于一生显赫富贵,其词作多为宴游之余的消遣之作,但仍多有佳作名句传世,为婉约词派宗师。词风旖旎,工巧清丽。《宋史》谓晏殊“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有《珠玉集》传世,存词一百三十余首。 浣 溪 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池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① 【注解】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三句:晏殊另有七律《示张寺丞、王校勘》收录:“上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酒难禁滟滟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浣 溪 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①,等闲离别易消魂②,酒筵歌席莫辞频③。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④。 【注解】①?一向:同“一晌”,片刻的时间。?②?等闲:寻常。?③?频:频繁。?④?怜取:去怜爱。唐元稹《莺莺传》有崔莺莺诗:“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清 平 乐 红笺小字①,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②,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③。 【注解】①?红笺:红色的纸笺。?②?此处用两典故,“雁足传书”:《汉书·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鱼传尺素”: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传说大雁和鱼可以传递书信。?③?此处用唐代崔护《题都城南庄》诗:“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 ★ 精校精编精注释,新增词人小传,帮您迅速掌握宋词名家特点。 ★ 生僻字注音,词中历史典故、常识一目了然,扫除所有读词赏词障碍,无需古文基础,也能完全读懂! ★ 双封面烫金精美外观设计,提升书架品位。 ★ 改变人气质的婉约好词,《唐诗三百首》同级经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