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笔记(插图典藏本)

古城笔记(插图典藏本)
作者: 阮仪三|责编:陈立群
出版社: 同济大学
原售价: 90.00
折扣价: 60.30
折扣购买: 古城笔记(插图典藏本)
ISBN: 9787576509250

作者简介

阮仪三,苏州人,1934年生,196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法国文化部“法兰西共和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获得者。2003年所做的中国江南水乡古镇保护规划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遗产保护委员会颁发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2006年凭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保护再度获得UNESCO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2008年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大运河沿线历史城镇保护与研究”项目获得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委员会杰出成就奖;2014年阮仪三获得美国圣母大学颁发的“亨利·霍普·里德奖”以表彰他几十年来为保护众多中国的历史城镇与建筑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他被誉为“都市文脉守护者”“历史文化名城卫士”“古城守望者”。主要著作有《护城纪实》《护城踪录》《江南古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江南古典私家园林》等。

内容简介

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都 城,大多分为内、外或大、 小两个城,就是城与郭,“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在城市用地上把统治阶级 和市民严格划分开。汉长安 由于先造宫后建城,它的官 殿区、居民区相互掺杂。到 了邺城,就用一条横街作为 明显分界,从此官室与民居 分区而据。宋东京发展成三 套方城,宫城在全城中央, 以后的金中都、元大都、明 清北京都是如此布局并更加 明显。 从邺城开始,都城规划 逐步运用了中轴线手法,不 仅是宫殿的群体布局,还扩 大到全城,主要是开辟一条 南北向全城性的中央大道, 正对全城中心,宫城大门。 而在中央大道两侧对称布置 了城市的各种设施,如唐长 安,以宽大的朱雀大街正对 皇城的朱雀门,两旁是对称 的坊里和东、西两个商市。 皇城正面开三座门,是军政 机构和宗庙所在,也是对称 布置。太极官是皇帝处理朝 政和居住的宫殿,位于全城 中轴的北端,宫殿主要部分 的布局,也按照中轴左右对 称的规划原则,并符合《周 礼》的三朝制度。偏在东、 西的大明宫是唐以后建造的 。 都城发展到了元大都, 它完全按古代汉族传统的都 城布局进行规划设计。平面 布局星方形,有一条明显中 轴线,这条中轴线到了明清 北京城改建时,又得到全面 加强与突出,形成一条自南 而北长达7。5公里的中轴。 所有城内宫殿及其他重要建 筑物都沿着这条轴线,组织 在一起。这条轴线以南段外 城永定门为起点,至内城正 门正阳门,是一条宽直的御 路,东为天坛,西为先农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