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3.50
折扣购买: 一看就懂的大唐史(修订版)
ISBN: 9787509396094
刘翠清,广西柳州人,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现柳州十二中高级教师,多次获得国家级,区级奖励。
凌烟阁开国元勋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唐)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贞观年间,四海平定,天下大治,周边再也没有能与大唐抗衡的势力,李世民饮水思源,建立凌烟阁,纪念开国元勋,于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特地建造凌烟阁,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皆为真人大小。 这二十四人是为大唐建立贡献最大的功臣,按照功劳大小排序为: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峤、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秦琼。以下是他们的功劳。 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之兄,自幼与李世民友善,自李渊太原起兵后投奔李世民。他随李世民历经大小战役无数,尤其在玄武门之变中起主要策划人的作用。终身为李世民信任,李世民曾如此形容:“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 李孝恭是李渊的侄子,李渊起兵后,他负责经略巴蜀。在李靖的帮助下,灭萧铣、辅公佑等割据势力,战功与李世民难分伯仲。 杜如晦是李世民主要幕僚,李渊攻克长安时投奔李世民。他的决断能力无人能及,位列十八学士之首。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是玄武门之变的主要策划者。 魏徵原为李密谋士,后随李密降唐,为唐朝招降李。窦建德进攻河北时被俘,窦灭亡后重回唐朝,隶太子建成麾下。玄武门之变后,归顺李世民。此人凡事知无不言,以进谏著称。 房玄龄是李世民主要幕僚,善于谋略。李渊起兵后派李世民进攻渭北,受温彦博推荐投入李世民幕府,被委以重任,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主谋。李世民将他比为“汉之萧何”。 高士廉是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的亲舅舅,二人父亲早亡。高士廉主动将长孙氏许配给李世民。其人善行政、文学,为李世民心腹,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 尉迟敬德原为刘武周部将,刘武周灭亡后投降李世民。唐郑决战时有单骑救主之功,得以稳固地位,此后以勇将身份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中亲手杀死齐王元吉,又率兵威逼李渊下旨立李世民为太子,拥立之功第一。突厥倾国进犯时以骑兵迎击取胜,为李世民求和打下基础。 李靖因揭发李渊谋反,险些被李渊处死,幸而为李世民所救。后来戴罪立功,协助李孝恭经营巴蜀、灭萧铣、辅公佑,被李渊评价为“萧、辅之膏肓”。贞观年间又先后出征突厥,吐谷浑,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 萧瑀为隋炀帝萧后之兄弟,官居隋朝宰相。李渊起兵后归附唐朝,此人善于行政,终生为李渊重用。李世民即位后,评价其为“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段志玄是李渊在太原时的旧部。参加李唐历次重要战役,以勇武著名。李世民兄弟相争时,拒绝建成、元吉的拉拢,忠于李世民,并参加了玄武门之变。其人治军严谨,李世民评价其“周亚夫无以加焉”。 刘弘基是李渊起兵时的元老。太原起兵时,与长孙顺德一同负责招募勇士。进攻长安途中于霍邑之战阵斩隋主将宋老生,攻克长安后被评为战功第一。之后,又配合李世民在介休歼灭宋金刚。 屈突通原为隋朝名将,李渊起兵后进攻长安,屈突通率部下死战,力尽后自杀未遂,最终投降李渊,被封为兵部尚书。后参与唐朝历次重大军事行动,尤其灭王世充被评为战功凌烟阁开国元勋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唐)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贞观年间,四海平定,天下大治,周边再也没有能与大唐抗衡的势力,李世民饮水思源,建立凌烟阁,纪念开国元勋,于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特地建造凌烟阁,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皆为真人大小。 这二十四人是为大唐建立贡献最大的功臣,按照功劳大小排序为: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峤、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秦琼。以下是他们的功劳。 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之兄,自幼与李世民友善,自李渊太原起兵后投奔李世民。他随李世民历经大小战役无数,尤其在玄武门之变中起主要策划人的作用。终身为李世民信任,李世民曾如此形容:“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 李孝恭是李渊的侄子,李渊起兵后,他负责经略巴蜀。在李靖的帮助下,灭萧铣、辅公佑等割据势力,战功与李世民难分伯仲。 杜如晦是李世民主要幕僚,李渊攻克长安时投奔李世民。他的决断能力无人能及,位列十八学士之首。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是玄武门之变的主要策划者。 魏徵原为李密谋士,后随李密降唐,为唐朝招降李。窦建德进攻河北时被俘,窦灭亡后重回唐朝,隶太子建成麾下。玄武门之变后,归顺李世民。此人凡事知无不言,以进谏著称。 房玄龄是李世民主要幕僚,善于谋略。李渊起兵后派李世民进攻渭北,受温彦博推荐投入李世民幕府,被委以重任,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主谋。李世民将他比为“汉之萧何”。 高士廉是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的亲舅舅,二人父亲早亡。高士廉主动将长孙氏许配给李世民。其人善行政、文学,为李世民心腹,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 尉迟敬德原为刘武周部将,刘武周灭亡后投降李世民。唐郑决战时有单骑救主之功,得以稳固地位,此后以勇将身份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中亲手杀死齐王元吉,又率兵威逼李渊下旨立李世民为太子,拥立之功第一。突厥倾国进犯时以骑兵迎击取胜,为李世民求和打下基础。 李靖因揭发李渊谋反,险些被李渊处死,幸而为李世民所救。后来戴罪立功,协助李孝恭经营巴蜀、灭萧铣、辅公佑,被李渊评价为“萧、辅之膏肓”。贞观年间又先后出征突厥,吐谷浑,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 萧瑀为隋炀帝萧后之兄弟,官居隋朝宰相。李渊起兵后归附唐朝,此人善于行政,终生为李渊重用。李世民即位后,评价其为“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段志玄是李渊在太原时的旧部。参加李唐历次重要战役,以勇武著名。李世民兄弟相争时,拒绝建成、元吉的拉拢,忠于李世民,并参加了玄武门之变。其人治军严谨,李世民评价其“周亚夫无以加焉”。 刘弘基是李渊起兵时的元老。太原起兵时,与长孙顺德一同负责招募勇士。进攻长安途中于霍邑之战阵斩隋主将宋老生,攻克长安后被评为战功第一。之后,又配合李世民在介休歼灭宋金刚。 屈突通原为隋朝名将,李渊起兵后进攻长安,屈突通率部下死战,力尽后自杀未遂,最终投降李渊,被封为兵部尚书。后参与唐朝历次重大军事行动,尤其灭王世充被评为战功第一。 殷峤是李渊旧部,太原起兵时投奔李渊,参与进攻长安。进攻薛举时因过失被贬为庶民。后随李世民灭薛氏有功,得以重被任用。此后又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 柴绍是李渊的女婿。参与攻克长安,灭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重要战役。贞观年间作为主将消灭最后一位反王梁师都。 长孙顺德是长孙皇后的叔叔。隋炀帝出兵高丽时投靠李渊。太原起兵时,与刘弘基一同负责招募勇士。在进攻长安时生擒隋主将屈突通。玄武门之变充当打手角色。 张亮原为李密部下,后随李密一同降唐。得房玄龄、李推荐入李世民幕府。李世民兄弟相争时,派其到洛阳招募私党,被元吉告发而下狱,张亮不招供掩护了李世民,因而有功。贞观年间,因善于行政而颇得信任,又揭发侯君集谋反、随征高丽而立功。 侯君集常年担任李世民幕僚。玄武门之变的主要策划人。贞观年间,担任李靖副将击败吐谷浑,又任主将消灭高昌。 张公谨原为王世充部下,后投降唐朝,受李靖推荐进入李世民幕府。因参与玄武门之变的谋划而得到赏识,又在事变时充当主要打手。李世民登基后,以其为李靖副将抵御突厥,协助李靖灭亡突厥。 程知节先后在李密、王世充手下效力,之后与秦叔宝一同投降李世民帐下。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的主要打手。 虞世南是隋朝宰相虞世基之弟,自幼以文学著称。宇文化及江都兵变后被裹挟北返,宇文被灭后归窦建德,窦死后入李世民幕府。此后尽心辅佐李世民,被评价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 刘政会是李渊任太原留守时的老部下,是李渊起兵的首义功臣。此后负责留守太原,刘武周进攻时被俘。忠心不屈,还找机会打探刘武周军情密报李渊。 唐俭与李渊为友,参与李渊太原起兵的策划。最大功劳是揭发独孤怀恩谋反。 李原为瓦岗军元老大将。李密降唐后成为独立势力,但仍坚持以李密部下的身份降唐以示不忘故主,被李渊称为“纯臣”。随李世民灭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又担任主将灭徐圆朗,随李孝恭灭辅公佑。贞观年间与李靖一起灭亡突厥,此后,多次击败薛延陀势力,又随李世民进攻高丽立下大功。 秦叔宝本是隋将,先后在张须陀、裴仁基帐下效力,又随裴投降瓦岗军。李密失败后投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与程知节一同投靠李世民帐下。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每战必冲锋在先。玄武门之变的主要打手。 贞观末年,太子李承乾预谋造反,唐太宗彻查此事。除太子之外,其党羽众多,其中最有名的一位是侯君集,对于侯君集造反之事唐太宗痛心疾首,唐太宗特赦免侯君集家小儿子的死罪,侯君集一家其余人等一律处死。唐太宗曾说道:“朕因汝从此不登凌烟阁。”侯君集闻言动容,拜倒大号。从此之后,唐太宗再也不登凌烟阁。第一。 殷峤是李渊旧部,太原起兵时投奔李渊,参与进攻长安。进攻薛举时因过失被贬为庶民。后随李世民灭薛氏有功,得以重被任用。此后又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 柴绍是李渊的女婿。参与攻克长安,灭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重要战役。贞观年间作为主将消灭最后一位反王梁师都。 长孙顺德是长孙皇后的叔叔。隋炀帝出兵高丽时投靠李渊。太原起兵时,与刘弘基一同负责招募勇士。在进攻长安时生擒隋主将屈突通。玄武门之变充当打手角色。 张亮原为李密部下,后随李密一同降唐。得房玄龄、李推荐入李世民幕府。李世民兄弟相争时,派其到洛阳招募私党,被元吉告发而下狱,张亮不招供掩护了李世民,因而有功。贞观年间,因善于行政而颇得信任,又揭发侯君集谋反、随征高丽而立功。 侯君集常年担任李世民幕僚。玄武门之变的主要策划人。贞观年间,担任李靖副将击败吐谷浑,又任主将消灭高昌。 张公谨原为王世充部下,后投降唐朝,受李靖推荐进入李世民幕府。因参与玄武门之变的谋划而得到赏识,又在事变时充当主要打手。李世民登基后,以其为李靖副将抵御突厥,协助李靖灭亡突厥。 程知节先后在李密、王世充手下效力,之后与秦叔宝一同投降李世民帐下。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的主要打手。 虞世南是隋朝宰相虞世基之弟,自幼以文学著称。宇文化及江都兵变后被裹挟北返,宇文被灭后归窦建德,窦死后入李世民幕府。此后尽心辅佐李世民,被评价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 刘政会是李渊任太原留守时的老部下,是李渊起兵的首义功臣。此后负责留守太原,刘武周进攻时被俘。忠心不屈,还找机会打探刘武周军情密报李渊。 唐俭与李渊为友,参与李渊太原起兵的策划。最大功劳是揭发独孤怀恩谋反。 李原为瓦岗军元老大将。李密降唐后成为独立势力,但仍坚持以李密部下的身份降唐以示不忘故主,被李渊称为“纯臣”。随李世民灭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又担任主将灭徐圆朗,随李孝恭灭辅公佑。贞观年间与李靖一起灭亡突厥,此后,多次击败薛延陀势力,又随李世民进攻高丽立下大功。 秦叔宝本是隋将,先后在张须陀、裴仁基帐下效力,又随裴投降瓦岗军。李密失败后投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与程知节一同投靠李世民帐下。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每战必冲锋在先。玄武门之变的主要打手。 贞观末年,太子李承乾预谋造反,唐太宗彻查此事。除太子之外,其党羽众多,其中最有名的一位是侯君集,对于侯君集造反之事唐太宗痛心疾首,唐太宗特赦免侯君集家小儿子的死罪,侯君集一家其余人等一律处死。唐太宗曾说道:“朕因汝从此不登凌烟阁。”侯君集闻言动容,拜倒大号。从此之后,唐太宗再也不登凌烟阁。 看明君良将不懈努力缔造盛世,看盛世红颜在不经意间改写历史,听中国超强盛时代之一的大唐为你奏响辉煌的乐章。 副书名:玄武门兵变、文成公主入藏、玄奘西游、武代李兴、安史之乱,翻开本书,看看这些典故背后都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