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指南:面对每一件可能发生事情的哲学解答

人间指南:面对每一件可能发生事情的哲学解答
作者: (英) 朱利安·巴吉尼,(英) 安东尼娅·麦卡洛
出版社: 中国青年
原售价: 59.90
折扣价: 38.40
折扣购买: 人间指南:面对每一件可能发生事情的哲学解答
ISBN: 978751536551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Achievement 成就 成就已经成为最令我们 忧虑的事情之一。我们的事 业足够辉煌吗?我们的住房 足够高档吗?我们的资历足 够反映我们的能力吗?我们 “应该”在人生的某个阶段达 到某种成就的感觉令人苦恼 。 “成就”一词经常出现在 有关人类需求和动机的理论 之中,也包含在一些哲学家 对美好生活提出的要求清单 里。约翰·科廷厄姆写道:“ 一定程度的成就对每个人来 说都很有必要。”我们不能 浑浑噩噩度日,而是需要施 展才能。科廷厄姆很现实, 他认为人的能力各不相同,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 顶级音乐家或运动员。同时 他也说:“真正幸福的生活 必须是一种充分发挥自己能 力的生活。” 但是成就还有另一面。 斯多葛派用弓箭手做比喻: 如果我们想要击中目标,能 做的就是竭尽全力练习射箭 技巧,但是一旦箭离开了弦 ,它就脱离了我们的控制, 任何一阵风都可以使它偏离 靶心。对人生目标也是如此 :为了实现目标,我们需要 一定的运气,因为最终结果 并不取决于我们。最好把精 力集中在我们的心态和行动 上,至少这些事情我们可以 控制。 对成就持怀疑态度的另 一个原因是,最终一切都会 尘归尘,土归土。我们可以 借用雪莱的诗名,称之为“ 奥兹曼迪亚斯①”视角。诗 中描述:沙漠中有一座破损 的雕像,基座上的铭文警告 世人道:“我是奥兹曼迪亚 斯,万王之王;尔等看我辉 煌,只能心生绝望。”这句 话生动地描绘了为了提高地 位或留下遗产而追求成就的 虚荣和愚蠢。 那么对于个人发展来说 ,成就是必不可少的需求, 还是应该抵制的错误价值观 、徒劳的诱惑呢?雪莱和斯 多葛派提出了很有说服力的 例证,说明过多地关注成就 是无益的。但是,科廷厄姆 认为发挥我们的能力所产生 的成就感可以帮助我们赋予 人生价值,这肯定也是正确 的。 保持成就的一个方法是 让它变得司空见惯。蒙田对 成就伟业的必要性提出了质 疑:“我们都是大傻瓜。我 们常常说:‘他虚度此生’‘我 今天无所事事。’什么!你 没活吗?活着是你最基本、 最高尚的事业。”如果我们 从这个角度来看,就会发现 自己并没有错过日常成就, 有时活着本身就足够有成就 了。 一个弥补的办法是注重 过程而非结果。基兰·萨提 亚建议在他所谓的“终结性” 和“非终结性”活动之间保持 平衡。“终结性”活动有一个 明确的终点,一旦到达,就 会耗尽其意义或价值,比如 ,建造一艘模型船或徒步西 班牙朝圣之路。借鉴叔本华 的研究成果,萨提亚认为, 过分关注“终结性”活动的问 题在于,在某种程度上,它 意味着不断失去那些让我们 的生活有价值的东西(参见 “无聊”)。 而“非终结性”活动则没 有这样的终点。比如,虽然 任何一次散步或听专辑都会 有结束的时候,但是这并不 意味着你不会再散步或听音 乐。考虑一下生活中各种活 动的平衡,如果可以的话, 从事更多“非终结性”活动可 能让你受益匪浅,在萨提亚 看来,这样的活动“取之不 尽,用之不竭”。 禅宗把关注活动过程而 非结果的思想和欣赏点滴成 就的思想融合到一起。有句 老话这样说:“开悟前:劈 柴,挑水;开悟后:劈柴, 挑水。”如果开悟是一种成 就,那么所成就的不是什么 非凡事物,而是对平凡的转 化。 所以一定要给自己设定 一个目标,比如写一本书; 但是要更多地关注这个过程 ,而不是你想象的完成后的 任何回报,这样就可以实现 。 P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