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耕雨读江南旧物

晴耕雨读江南旧物
作者: 黄孝纪
出版社: 天地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3.50
折扣购买: 晴耕雨读江南旧物
ISBN: 9787545533200

作者简介

黄孝纪,男,1969年出生于湖南永兴县洋塘乡八公分村。曾为报社记者。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近年致力于散文写作。

内容简介

草帽 到了戴草帽的日子,自然已是烈日炎炎。 那时的太阳可真毒。早晨起床,睡眼惺忪地坐在 门口的石礅上,太阳光照在墙上已然发红晃眼。额头 上,脖子上,后背前胸,爆痱子,一片一片,红红点 点,燥热奇痒,双手哗哗抓搔个不停。搞不明白那时 是怎么回事,村人都爱生疖子,尤其是孩子和青少年 ,头上,脸上,胸前,后背,动辄长出几个疖子,先 是发红发亮,继而越长越大,活像牛犊初生的小角, 疼痛难忍。一直要长到里面胀满了脓血,抠破了,挤 出来,才慢慢消肿康复,留下一个疤痕。这样的疖子 在身上此起彼伏地长,往往要历经漫长的夏秋两季。 因此平时外出,戴一顶草帽以避酷日,就很有必要。 我的家里当然也有几顶草帽。只是当夏季来临, 这几顶草帽从墙钉上取下来派上用场时,拍拍灰尘, 已经黄不拉几黑不溜秋,陈旧不堪。有的帽檐儿甚至 已经脱了线,软塌塌的,掉下一截来,我的母亲便找 了针线和破布来缝上。小时候,我经常在夏日里跟随 母亲到山上,用竹筢予搂油茶树黑色的落叶,或者黄 色的松针,母亲戴一顶宽檐的旧草帽,汗水顺着脸面 溜下来,浸湿了下巴系着的草帽带子。旧草帽下这根 浸泡了汗渍和污垢的发黑的带子,我有时咬在嘴里, 有一股咸涩的味道。 夏季是一年里忙碌的季节,割麦子,薅红薯藤, 薅禾苗,喷雾杀虫,看田水,灌菜园,这些都是在烈 日下进行的。整个季节,村里的农人,常戴着旧草帽 在外面忙忙碌碌。 草帽旧了,也有旧的好处,就是不必过于珍惜。 在野外的树荫下乘凉,往往顺手从头上摘了草帽垫屁 股,或是卷了帽檐儿扇风。有时,还成了临时摘菜盛 东西的容器。有的人,甚至将草帽按进水里浸泡,甩 干后,戴在头上,凉爽。这样的行为,若是换了新草 帽,断然是不可想象的。实在破烂不堪的草帽,稻子 黄熟时,戴在了稻草人的头上。稻草人单腿独立着, 高高地站在田野中央,穿着褴褛的衣裳,拿一柄在风 中摇晃不定的破蒲扇,装模作样,俨然一副老农的装 扮,吓唬着飞来飞去的鸟雀。 祥伍是村里长相标致的青年,他的诸多行为举止 显得标新立异,比如他是村里第一个下田打领带的人 ,那时我还年少,不少村人对他嗤之以鼻,甚至在背 后说他的笑话:“一个农老古,摆什么臭格!”他戴 草帽也与众不同,常把草帽的顶子顶得高高尖尖的, 有时甚至把旧草帽的宽檐剪掉,戴在头上活像一个黄 中泛黑的箭塔。他这样戴草帽的方式显得很拉风,成 为村中少年模仿的偶像,因此多年过去,依然记忆犹 新。 到圩场上买新草帽,一般是在双抢的前夕。双抢 的那段日子,正是一年中最暑热的天气,全家大小整 天在酷日下的稻田从天光晒到天黑,每人没有一顶草 帽显然是不行的。新草帽大致有两种:一种颜色洁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