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情的四季里你依然可以做自己

在爱情的四季里你依然可以做自己
作者: 许皓宜
出版社: 湖南文艺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19.90
折扣购买: 在爱情的四季里你依然可以做自己
ISBN: 9787540468026

作者简介

许皓宜,**师范大学谘商心理学博士。现任:台中教育大学谘商与应用心理系助理教授、谘商心理师。作者深厚的心理学背景,加上对两性的深入研究,让她总是以柔软的心,敏锐地解析在爱情中的每颗心灵。她的文字和她的人一样,温和地带著人们寻找心裡以为遗忘的那一面,又细腻地挖掘出每个人心底*真实动人的那面。然后,学习--带著希望,在困境和幸福中,都真实且自在地活著。专长为心理动力取向心理治疗、情绪与压力心理学,以及婚姻与家庭谘商。具有合格的NGH美国**催眠师证照、美国生涯发展谘询师证照与讲师资格,以及**辅导与谘商学会认证合格谘商督导资格。

内容简介

红透半边天的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 孩》,几乎成了老少咸宜的国民电影。许多年轻的孩 子看了这部电影拼命讨论,因为那正反映了他们对爱 情的冲动与憧憬;许多年长的男女则放在心里回味, 因为那似乎是我们都曾有过的回忆。 但我认为,这部电影有一个潜意识的投射效应。 原本功课不好、调皮捣蛋的男主角,为了爱情变成一 个考上名校的高才生;而原本面无表情、做事严肃的 模范生女主角,却因为爱情而变成一个愿意犯错、开 怀大笑的可爱女生。 心理学上认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两极”(两 种**相异的特质)。拿个常见的例子来i兑有时我 们觉得自己是自卑的,有时又觉得是自傲的。也许这 部电影挑起的,正是爱情所蕴藏的那种动力——能激 发人的内在潜能,从原本的样子,成为另一个**不 同的样子。 我有一位女性朋友,处事圆融、行事得体,是师 长眼里的乖宝宝。不只朋友们佩服她,连我们的妈妈 都**她是“一定会带人向上的必交朋友”。 十多年前,她在网络上认识并爱上一个**不同 于她的男人——也就是她现在的先生。男人在人前显 得狂妄自大,老是挑着眉看人,却深深地吸引了她。 我朋友的穿着原本都是简单、干净、舒服的风格 ,一如她一向给人的感觉。但她先生说,这样的她是 被灰尘蒙住的钻石,鼓励她尝试与突破。于是,她穿 上能露出雪白肌肤的服装,戴上能衬托细长脖子的饰 品,从一个大家眼中的清纯邻家女孩,逐渐展现出她 艳丽的一面,变得时尚、有品味。 朋友们都不得不承认,当她和她那狂妄自大的先 生站在一起时,两人的确显得出色而登对,但是她的 父母却不这么想。当她**次染发的时候,简直快要 把她妈妈给气疯了。 因此,这段恋情**不被人看好。大家都觉得, 即使外表登对,也根本是两个“个性不合”的人! “不要因为爱情,就忘记你自己是谁。”她那极 力反对的父母如是说。 可我的朋友,却连她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都还 没搞清楚。 在心理学中,“寻找我是谁”的这个任务,是生 命中必经的阶段。有心理学家认为,这段寻找从我们 大约十八岁的时候,就开始成为生命中*重要的任务 。 有些人可能很快就摸索到答案,有些人则可能一 辈子都在寻找。而这个过程,往往是透过自我的“觉 察”得来的:透过省察自己的行为、自己的情感、自 己的心,我们逐渐和内在真实的自我靠近。 而我认为,“爱情”正是一个开启自我探索的* 好机会,因为爱情总是那么强烈地冲击情绪,常常免 不了要同时面临片刻相聚的美好与分离的忧伤,这种 时而美丽、时而缺憾的起伏,往往激发出人们内在* 真实的一面,也帮助人们体会,内在那个原本自己不 认识的特质。 就像我这位朋友,她妈妈说艳丽的她其实不是她 ,男人却说那艳丽的她才是*真的她;她妈妈又说, 她是谈恋爱所以被带坏了,男人却说她是谈恋爱所以 成熟了……有好长的一段时间,她几乎无法分辨什么 是对的以及怎样才是*真实的自己。P12-15